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一方不履行拆迁补偿协议的约定时,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如果是反悔征收补偿协议的一方,通常是不被支持的。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可以签订补偿协议。
一旦补偿协议签订后,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拆迁协议涉及被拆迁人的利益,为确定拆迁补偿安置合同,需要双方签订合同。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被拆迁人在房屋被拆迁时不在家,因此拆迁人会找被拆迁人的亲戚或当地的村委等人来代为签订合同,以确保拆迁工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规定,以下情况下签订的拆迁安置补偿合同是无效的:
因此,如果邻居、亲戚或村委等人代为签订合同,除非在代理的范围内,否则签订的拆迁安置补偿合同将被视为无效,换句话说,将失去法律效力。
高速公路修建拆迁的补偿方式及程序。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产权调换和农民自建等方式。对于安置面积的核定标准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征地拆迁的程序包括告知征地情况、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组织征地听证和签订征地补偿协议等环节。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
未成年人是否可以签订拆迁协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需要由监护人代为签订拆迁协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拆迁补偿的内容,包括房屋价值、搬迁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以及政府给予的补助和奖励。此外,文章还涉及了伪造拆迁协议卖房的违法性和违建拆迁的
拆迁纠纷是否属于行政案件的问题。根据中国的行政诉讼规定,拆迁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应提起行政诉讼而非民事诉讼。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包括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取得方和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两方参与。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