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后不需要缴纳诉讼费。
刑事和解的限制条件:
1.刑事和解仅限于《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的侵犯人权罪和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其他各章规定的犯罪不适用刑事和解。
2.故意犯罪,刑事和解只适用与应当处三年以下刑罚的案件,应当判三年以上刑罚的案件不适用和解。
如强奸罪应当判3——7年有期徒刑。被害人无权要求和解。
3,过失犯罪,不受三年以下刑罚的限制。但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类过失犯罪不适用和解。
4.对累犯不适用于和解。
5.和解必须由被害人自愿提出,必须是被害人得到了满意的赔偿和道歉,主动要求司法机关对被告人从轻处理。而不能由被告人一方贿买被害人改变证言。
如甲将邻居乙打成轻伤,甲主动带乙去医院看上,照顾乙的生活,给乙送去营养品和一笔赔偿金。乙原谅了甲,主动要求对甲从宽处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法院才可以对甲从轻量刑。
如甲将邻居乙打成轻伤,为了逃避罪责,给了乙一大笔钱,要求乙改变证词说自己是不小心摔伤的。这不属于刑事和解,而属于妨碍作证。法院会加重对甲的处罚。
设立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被害人及时得到赔偿或者挽回损失。
2.有利于犯罪人认错改错。
3.有利于亲属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传统观念认为刑事案件是不存在和解问题的。刑事诉讼是国家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对犯罪是不能和解的。只有自诉案件,自诉人才可以和被告人和解。如父亲告儿子虐待罪,儿子表示悔过,得到父亲的谅解。父子和解,法院则不能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公诉案件,是否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被害人没有决定权。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章。全文如下:
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阶段,指出刑事和解包括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并分析了在侦查阶段和审判阶段不适宜进行刑事和解的原因。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结案方式和基本程序,包括调解员的作用以及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责。摘要版内容要
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要求、执行力和保密措施以及拟刑事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刑事和解协议应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认罪悔罪、赔礼道歉与赔偿损失以及被害人的自愿和解等内容。协议由司法机关主持制作,没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申请保密。在拟定和解协议时,应注意在办
王**驾驶超载货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及其刑事和解协议。事故导致被害人张**死亡,双方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包括经济赔偿、纠纷解决、收款和谅解书、财产转移限制、违约责任等内容。刑事和解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答辩和双方自愿和解,主要适用于轻微财产性犯罪案件
刑事和解的定义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指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新刑诉法规定,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盗窃罪犯等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