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财产承继是指继承信托财产的法律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有时会出现占有人对某项财产的占有存在瑕疵的情况。然而,该占有人出于追求某种利益的目的,以信托人的身份通过实施信托行为,将该项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从而建立起信托关系。各国信托法在规定信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瑕疵占有是否及于受托人时存在差异。英美法系国家认为动产物权的转移仅能由善意受让人主张原始取得,不动产物权的转移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因此,这些国家的信托法规定,如果信托人对信托财产的占有存在瑕疵,受托人不会取得该项财产的财产权,信托行为也无效。
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法律制度则规定了物权公示制度,并赋予公示以公信力,主张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权利外观,动产物权以占有为权利外观,并提出了“善意取得”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如果前述占有人将有关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接受该转移时是善意的,那么受托人对该项财产的占有应视为无瑕疵的占有,其占有应受法律保护,信托也因此成立。在这种情况下,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人不能向受托人请求返还财产,只能向信托人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由于信托人对信托财产的占有存在瑕疵,承继信托财产的责任应由受托人承担。因此,即使受托人取得该项财产是善意的,其对该项财产的占有仍然是有瑕疵的,这种占有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在信托人将其具有占有瑕疵的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占有的情况下,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人既可以向信托人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直接向受托人要求返还财产。此外,所有权人在要求返还信托财产时,还可以要求受托人返还该项财产所产生的收益。如果该项财产因为受托人的过失而遭到灭失或毁损而无法返还时,所有权人有权要求受托人进行赔偿。
信托、自益信托和处分信托的定义及其关系。信托是为第三者收益而设定的,自益信托则是为了委托人本身的收益,而处分信托强调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使用和支配,旨在增加其价值或收益。特定金钱信托则要求在信托财产运用中明确具体细节。现今社会上实行的信托投资业务属于处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公益信托的设立及批准程序。首先介绍了公益信托的设立包括确定信托财产和受托人,必须经过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批准。接着详细阐述了公益信托的批准程序包括提交申请、审核审批和公告公示等步骤。此外,还介绍了公益信托的活动限制、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支持、信托监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