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当委托人与受托人订立了信托财产后,如果委托人因某种原因反悔而不愿转移信托财产给受托人,那么受托人或受益人是否能够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转移信托财产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信托合同的生效与否。
根据我国《信托法》的规定,信托的设立存在两种形式:一是以遗嘱的方式设立信托,二是以协议的方式设立信托。在遗嘱信托的情况下,不存在委托人反悔的问题,因为只要遗嘱成立后,遗嘱信托在委托人死亡后才生效,信托财产在委托人死亡时转移,遗嘱执行人或继承人有义务进行转移。而在双方以协议方式签订的生前信托合同中,当事人在订立信托合同后,委托人反悔不愿转移信托财产,那么委托人或受益人是否能够请求法院强制转移信托财产呢?
根据《信托法》第8、9条的规定,信托在信托合同签订或受托人承诺时成立,但同时还附加了一个阻碍生效的条件,即如果信托财产需要办理登记手续而未办理的话,信托将无效。因此,只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财产转移必须办理登记手续才能生效的情况下,如果委托人反悔不愿办理财产转移手续,那么信托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受托人或受益人均无权要求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
然而,除非当事人在信托合同中约定“委托人转移信托财产后信托合同生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信托合同在成立时就产生法律效力,委托人有义务转移信托财产。如果委托人反悔,受托人或受益人有权请求法院判令委托人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信托终止的各种情形。根据办法第四十三条,信托终止的情形包括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信托存续违反目的、信托目的实现或不能实现、当事人协商同意、期限届满、被解除或被撤销以及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等。信托终止时,信托投资公司需制作清算报告,经受益人或
管理遗产信托的成立和终结。管理遗产信托主要用于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分为继承未定前和继承人已定后两种情况。其成立和终结情况均涉及遗嘱、继承人和受托人。当继承人能够自行理财并接收遗产时,信托关系终止。此外,特定期限结束或特殊情况发生时,信托关系也可能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