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法释义:第七十三条
时间:2023-11-06 浏览:28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信托法释义】第七十三条公益事业管理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益信托当事人对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的起诉权
一、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职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公益信托的机构。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具有以下职权:批准公益信托的设立并确定受托人;未经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批准,受托人不得辞任;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应当检查受托人处理公益信托事务和财产状况,并核准受托人制作的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和财产状况报告;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有权依法变更公益信托的受托人和变更信托文件中的相关条款;公益信托终止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核准受托人制作的清算报告;公益信托终止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依法批准适用公益信托的“类似原则”。因此,公益信托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终止后的清算报告,都需要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批准和核准。
二、公益信托当事人的起诉权
为了保护公益信托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确保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相关法律赋予公益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即公益信托当事人,对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有权提起诉讼。
三、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
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对符合公益信托条件的信托不予批准;随意变更公益信托的受托人;随意变更公益信托文件中的相关条款。此外,公益信托终止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要求该公益信托适用“类似原则”等等。这些行为损害了公益信托当事人的利益。
四、行政诉讼
由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是行政部门,公益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以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为被告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地产信托的出现背景
房地产信托出现的背景。随着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银行贷款限制和证券市场融资困难,信托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受到关注。信托具备灵活、安全等特点,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信托法》定义了信托和信托财产的特点,为房地产信托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的区别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之间的区别。诉讼信托的信托财产包括诉讼实施权和其他实体权利,受托人主要通过诉讼方式管理;而债权信托的信托财产仅限于债权,管理方式多样。此外,诉讼信托具有双重法律意义,需符合信托法和诉讼法的共同原则;而债权信托仅涉及信托法。了解这些区
-
受益权证券的定义和特点
受益权证券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财产信托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障碍。财产信托发展面临缺乏法律依据、信托合同限制和流转税相关法规缺失等问题。由于信托法规建设的滞后,财产信托和资金信托存在诸多差异,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受益人)的权益保全。
-
浅析信托与信托法律关系
信托和信托法律关系的定义、特点及在民法体系中的定位和法律适用。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界定为独立的法律关系,属于特殊的民事财产法律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以信托财产为中心,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面。信托法律关系的设立不适用合同法调整,属于民法体系中
-
信托委托人资格是怎么样的
-
信托能否冻结
-
托管机制为公益信托财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