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征收人无法查询到拆迁信息时,可以向房屋征收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以了解房屋拆迁情况,维护自身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以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如果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根据以下情况作出答复:
(一)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提供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四)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进行更改或补充。
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可以选择补偿方式,但选择权受以下两种条件限制:
对于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允许进行产权调换,被拆迁人只能选择货币补偿。
当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租赁关系解除协议时,只能实行产权调换,被拆迁人无法选择货币补偿。
这样的规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附属物不具备独立使用性质,产权调换后无法独立使用。此外,附属物属于特定建筑,不同建筑对附属物的要求也不相同。
2. 无法解除租赁关系意味着租赁双方无法就补偿金额的分配比例达成一致意见。拆迁人没有义务也很难确定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行货币补偿,要么侵害出租人利益,要么侵害承租人的利益。另外,允许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可能导致因拆迁而使原承租户失去居住空间,违背了不得强制解除原有租赁关系的原则。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