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价格欺诈

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价格欺诈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13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是常常会遇到价格欺诈,很多人因为疏忽事后才发现,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发现,使自己受到损失,所以要防范价格欺诈。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价格欺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掌握有关价格法律法规条文,提高辨别价格欺诈能力;

(2)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查看相关标示,如查看海报标价与现场标价是否一致,提高防范意识;

(3)购物结算后,要注意核对结算价与现场标价签所标价格是否一致,若有疑问保留相关票据,及时拨打12358价格举报电话反映;

(4)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注重货比三家,不要轻信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虚假宣传,以防上当。

不要相信商家惯用的“四种促销手段”

一、销售商品不明码标价、故意标错价、低标高卖等不规范标价方式。提醒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不明码标价的商品,购买时一定要问清价格,结帐时一定要核对购物小票凭证,看是否与标价一致,以防低标价高结帐。

二、打折、降价、促销。为吸引顾-客,商家用大幅海报等形式宣传打折、降价、促销商品。提醒消费者,购买前千万不要被商家虚构或提高原价所迷惑。

三、以“特价”、“优惠价”进行促销。商家往往采用欺骗性、误导性文字宣传,诱导消费者。提醒消费者,对于“特价”、“优惠价”商品,购买时一定要注意产地、生产厂家、保质期等,特别是食品类商品,商家往往会把快到保质期或已过期的商品,采取“特价”、“优惠价”等促销手段尽快脱手,另外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产品价格肯定不一样,一定要认真识别。

四、买一送一、有奖销售。提醒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一定要问一问自己对促销的“特价”、“优惠价”商品是否用得着?商家所送商品是什么等等?因商家送奖商品多是不值钱的小物件、包装袋,有的甚至是过期的食品、饮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责任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责任。文章介绍了价格欺诈的概念、类型及危害性,重点阐述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价格欺诈行为的制约与惩罚措施。同时,本文还详细解析了价格欺诈行为的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提醒商家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本文旨在增强公众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