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价格欺诈商家会被罚款吗

价格欺诈商家会被罚款吗

时间:2024-02-1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42
在买东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价格吸引,觉得商品的价格很便宜,比如一斤香菇才几块钱,就高高兴兴的买回家了。但是买回家后一查,发现有缺斤少两的构成价格欺诈的情况。那么,价格欺诈商家会被罚款吗?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价格欺诈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是指商家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虚假价格,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饭店在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实际结算时却按每斤200元收费,并声称标价是小象鼻蚌的价格。又如某家具城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但实际产地是广东省。

两套价格

两套价格是指商家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例如,某酒店在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但在结账时却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消费者点了12种炒菜,但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多收了36元。

模糊标价

模糊标价是指商家使用误导性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例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明示“出厂价”950元,但实际出厂价是920元。又如某酒店在门口宣传“特价烤鸭每只38元”,但实际结算时却按48元收费。商家解释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误导消费者。

虚夸标价

虚夸标价是指商家在经营场所使用夸大的文字进行宣传。例如,某家公司在其店面宣传自己是“全市最低价”,但实际上其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误导消费者购买。又如某公司在店面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但其所称的“全市最低价”无依据,无从比较。

虚假折价

虚假折价是指商家使用虚假的折扣进行价格宣传。例如,某商店使用“全场2折”的宣传文字,但实际上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又如某服装商店以公告牌推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实际标价高于折扣价,与原价不符。

模糊赠售

模糊赠售是指商家在促销活动中未明确赠送商品的品名和数量。例如,某餐饮公司在门口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具体信息。消费者在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了一碟价值较低的羊肉。又如某粮店标示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但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际所赠仅是一小袋花生米。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是指商家在促销活动中隐瞒价格使用的附加条件。例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方式促销,但未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

虚构原价

虚构原价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虚构原价进行降价宣传。例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158元,现价98元,但无法提供原价交易票据。又如某百货商场降价销售某品牌服装,虚构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但无法提供此次降价前一次交易的原价票据。

不履行价格承诺

不履行价格承诺是指商家不按承诺的价格执行销售。例如,某超市承诺在特定日期内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行买三送一,但实际消费者购买后并未获得赠送。又如销售某品牌酸奶,承诺购买5杯125克装酸奶享受“特惠家庭装优惠20%”,但结算时仍按原价收费。

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

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是指商家销售商品的质量或数量与标价不符。例如,某机电产品商店将因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销售,质量与价格不符。又如某商店销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明每袋重量1000克,但实际每袋重量只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

价格欺诈的法律后果

根据国家计委对价格欺诈行为的调查,价格欺诈商家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等法律制裁。消费者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举报价格欺诈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价格欺诈行为的行政处罚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包括虚假标价、模糊标价等行为。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消费者在遇到价格欺诈行为时的应对策略和维权途径。本文旨在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包括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关系以及查阅权和复制摘抄权的关系。文章指出,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等六类资料,但不包括原始材料或数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事项,可以参照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