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哪些行为是价格欺诈

哪些行为是价格欺诈

时间:2024-08-2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44
商家为了销售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其中不少人都会打价格战,跟消费者明说之前这款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现在降到多少多少钱等,降价幅度很大,这就属于价格欺诈了。其实还有很多情况都属于价格欺诈,那么,哪些行为是价格欺诈?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术语解析

一、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是指商家在商品标价签上故意标明错误的价格,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饭店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0.5公斤78元,但实际结账时却按每0.5公斤200元结算,并声称标价标的是小象鼻蚌,从而误导消费者。

二、两套价格

两套价格是指商家采用两套标价簿的方式欺诈消费者。例如,某酒店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但在结账时却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这种行为使消费者在结算时发现实际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从而被多收费用。

三、模糊标价

模糊标价是指商家使用误导性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以达到虚假宣传的目的。例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用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而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这种行为误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理解。

四、虚夸标价

虚夸标价是指商家在价格宣传中使用夸大的措辞,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家电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价格宣传,而实际其家电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

五、虚假折价

虚假折价是指商家在价格宣传中使用虚假的折扣信息,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商店以“全场2折”的宣传文字,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商品按照2折销售。这种行为使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折扣信息产生误解。

六、模糊赠售

模糊赠售是指商家在赠送商品时未明确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餐饮公司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具体信息。这种行为使消费者在享受赠品时受到限制。

七、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是指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存在未事先告知消费者的附加条件,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但未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从而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

八、虚构原价

虚构原价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虚构商品的原始价格,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为158元,现价98元,但无法提供原价的交易票据。这种行为使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九、不履行价格承诺

不履行价格承诺是指商家在宣传中承诺一定的价格优惠或赠品,但实际上未能履行承诺,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超市承诺在特定日期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行买三送一,但实际消费者购买后并未获得赠送。这种行为使消费者对商家的诚信产生怀疑。

十、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

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是指商家销售的商品在质量或数量方面与标价不符,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机电产品商店将因有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销售,质量与价格不符。这种行为使消费者购买到与标价不符的商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后的违约赔偿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违约方需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对方损失。违约金计算涉及购房者逾期付款和售房者逾期交房两种情形,违约方需支付违约金及占用资金的利息。同时,经营者对消费者欺诈行为亦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