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消费欺诈特征的界定

消费欺诈特征的界定

时间:2025-05-2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6887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是非常多的,保障消费者利益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的增长,让消费者放心消费,那么消费欺诈的特点包括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消费欺诈的特点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从主观方面看,欺诈者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即明知自己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且会导致被欺诈人产生错误认知,但却故意希望或容忍这种结果的发生,以此进行民事行为。从客观方面看,欺诈者采用欺骗的手段,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欺诈行为的客观后果是使对方当事人相信谎言,陷入错误判断,并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即与欺诈人进行了民事交易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视为欺诈消费者行为: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
  3.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4.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5.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6.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7.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8.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9.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
  10.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11.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12.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13. 以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欺诈特征的界定

    消费欺诈的主观和客观特征,从欺诈者的故意行为、欺骗手段及其导致的后果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同时,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列举了常见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如虚假宣传、欺骗性销售等。

  •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 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欺诈消费者行为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采取虚假手段使用商品分量不足;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谎称是正品;以虚假价格销售商品;不以真实名称销售商品;采取欺骗性销售诱导方式;作虚假现

  • 消费者权益保护:揭示消费欺诈最低赔偿标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双倍赔偿。欺诈行为包括销售掺假商品、虚假宣传、以次充

  • 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认定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判断
  • 怎样认定经营者欺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