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价格欺诈找谁
时间:2024-11-24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去超市购买东西应该很少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很多消费者都这么觉得所以会放心的去超市购物,但其实去超市消费也有可能会遇到价格欺诈可能,比如答应了的赠品没给。那么,超市价格欺诈找谁?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超市价格欺诈的法律责任及维权途径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视为价格违法行为,也被称为欺骗性价格表示。
欺诈性标价行为的种类
以下是一些属于欺诈性标价行为的例子:1.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信息与实际不符,并以此方式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2. 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3.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4.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5.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6.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7.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8.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模糊标示附加条件;9. 其他欺诈性标价行为。
消费者的维权途径
当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1. 向销售者要求赔偿: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赔偿损失。如果赔偿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销售者有权向其追偿;2. 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如果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3. 向服务者要求赔偿:当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总结
价格欺诈行为是违反《价格法》的行为,消费者在遇到价格欺诈时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并在适当情况下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消费者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采取适当的维权途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价格欺诈行为的行政处罚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包括虚假标价、模糊标价等行为。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消费者在遇到价格欺诈行为时的应对策略和维权途径。本文旨在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包括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关系以及查阅权和复制摘抄权的关系。文章指出,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等六类资料,但不包括原始材料或数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事项,可以参照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