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诱骗消费者高消费怎么处罚
有专门的键盘手通过网络交友,并由美女咖啡托诱骗至咖啡厅内消费高价果盘及酒水。近期,昌平警方破获一起“咖啡托”诈骗案,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14名,现场起获赃物1.6万余元,刷卡POS机1台,以及红酒饮料等。
今年年初,昌平东小口派出所陆续接到多起事主报警,称在昌平区天通苑一地下咖啡厅内有“酒托”诈骗。
接报后,办案民警经过数天调查取证,发现咖啡店确实存在酒托诈骗的情况,团伙成员约有10余人,作案对象大多为年轻男子。在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后,昌平警方抓获14人,现场起获赃物1.6万余元,刷卡POS机1台,以及红酒饮料等物。
经民警审讯得知,该“咖啡托”诈骗团伙分工严密,有专门的键盘手、收银员、“保安”、“咖啡托”等。首先由两三个键盘手以婚恋、交友的名义在QQ、陌陌上假扮年轻女性,与男性网友聊天套取姓名及手机号码等信息,再由“咖啡托女郎”打电话将男性网友约到该咖啡厅进行消费诈骗。
据办案人员介绍,这些“咖啡托女郎”一般先点价格上百元的果盘、咖啡、茶水等食品,如果受害人嫌贵,则由店内“保安”监视离开,如果受害人不反感便会变本加厉,点数百元甚至千余元的红酒饮品。每成功一笔,她们就会与涉案咖啡店老板按消费金额分成,从中获取暴利。
经了解,该咖啡厅所用的果品及酒水都是从市场廉价批发的。果盘内放不到四分之一个西瓜,加上几瓣橙子、一些小西红柿,售价要120元至180元;冲杯速溶咖啡,收费80元;一杯普通红酒,收费150元,整瓶红酒甚至卖好几千元。通过不到三个月的经营,该店已非法牟利10余万元。
目前,该团伙主要成员李某、张某等11人被昌平警方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消费者权益的七大保护原则,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和获知权。这些原则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同时,消费者有权成立社会团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
限制高消费令并不是强制措施,但具有强制性,被执行人违反限制消费令进行消费的行为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可以对被执行人进行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