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商品质量不合格、功能缺失、服务不完善等情况。
如果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时未作出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说明,而该商品实际上不具备这些性能,那么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商品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的商品标准,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商品的质量状况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是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的商品已经失效、变质,那么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未能提供应有的数量,那么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费用违反了与消费者的约定,那么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那么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除上述情形外,如果经营者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情况,经营者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法律处理,指出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助人或侵权人应承担责任。同时,探讨了无因管理损害赔偿问题,包括管理人不当行为所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管理人在处理事务时必须以合理、有利于当事人利益的方式进行,并承担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关系、股权作为对法人的控制权及其影响,重点讨论了股权转让对法人财产权的影响以及法人代表的连带责任问题。股权决定法人财产权,但在承担民事责任时,法人财产权不受股权辖制。股权转让不影响法人财产权,法人代表在股权转让违约时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