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2015新广告法十六问

2015新广告法十六问

时间:2023-12-23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057
自2015年9月1日起,新《广告法》正式实施,那么,您知道新《广告法》都对哪些类型的广告做了严格规定吗?新《广告法》对虚假广告是怎样定义的?哪些广告在发布前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查?更多的疑问欢迎大家阅读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2015新广告法十六问。

2015新广告法十六问

一、新法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内容有哪些要求?

根据新《广告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1. 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
  2. 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
  3. 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比较。
  4. 利用广告代言人进行推荐或证明。
  5. 包含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二、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哪些内容?

根据新《广告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1. 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
  2. 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3. 声称或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4. 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
  5. 利用广告代言人进行推荐或证明。
  6. 包含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明确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三、新法对媒体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为名,变相发布医药、保健品广告有哪些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四、新法对烟草广告有哪些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此外,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的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在烟草制品生产商或销售商发布的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不得包含烟草制品的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五、新法对教育、培训广告内容有哪些要求?

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1. 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合格证书,或对教育、培训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2. 明示或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3. 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形象进行推荐或证明。

六、新法对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服务广告有哪些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并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1. 对未来效果、收益或与其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除非国家另有规定。
  2. 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形象进行推荐或证明。

七、新法对房地产广告有哪些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房地产广告应当真实,面积应当明确标明为建筑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1. 升值或投资回报的承诺。
  2. 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
  3. 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规定。
  4. 对规划或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进行误导宣传。

八、新法对种子广告有哪些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草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种养殖广告在品种名称、生产性能、生长量或产量、品质、抗性、特殊使用价值、经济价值、适宜种植或养殖的范围和条件等方面的表述应当真实、清楚、明确,并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1. 无法验证的科学断言。
  2. 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
  3. 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预测或作保证性承诺。
  4. 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用户的名义或形象进行推荐或证明。

九、什么样的广告可以定义为虚假广告?

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广告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虚假广告:

  1. 商品或服务不存在。
  2. 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承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
  3. 使用虚构、伪造或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为证明材料。
  4. 虚构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效果。
  5. 其他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情形。

十、新法对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或形象的要求?

根据新《广告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或形象时,应当事先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义或形象,应当事先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十一、新法对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有哪些要求?

根据新《广告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应当核查相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于内容不符或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

十二、新法对广告代言人有哪些要求?

根据新《广告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推荐或证明时,应当基于事实,符合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广告代言人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进行推荐或证明。此外,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对于在虚假广告中进行推荐或证明并受到行政处罚不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十三、新法对设置户外广告有哪些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不得设置以下户外广告:

  1. 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2. 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
  3. 妨碍生产或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4. 在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建筑控制地带,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设置的。

十四、能否向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情况下,向其住宅、交通工具发送广告?

根据新《广告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

十五、对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的规定?

根据新《广告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的各项规定。在利用互联网发布或发送广告时,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明显标明关闭标志,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关闭广告。

十六、哪些广告在发布前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查?

根据新《广告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经过相关部门(以下称为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红带货被指虚假宣传,如何判定虚假宣传

    网红带货中的虚假宣传问题,并介绍了如何判定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虚假宣传包括夸大商品效能、虚构使用效果、描述与事实不符等行为。发布虚假广告的主体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如知道或应该知道广告虚假仍发布的需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并寻

  •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需向销售者索取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行为,以及不同情况下索证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哪些机构出具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有效,以及证书内容的要求。

  • 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是什么

    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包括发现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时应立即向行政部门和消费者报告,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还详述了经营者应遵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各项义务,如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义务、保障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真实信息提供的义务等。此外,还提到

  • 混淆行为行为

    混淆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以及虚假宣传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等多种不正当市场行为的表现和特征。这些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误导消费者,妨碍了市场公平交易和良性发展。

  •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广告算违法吗
  • 新广告法极限用语有什么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