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健身房健身受伤,健身房是否要赔

健身房健身受伤,健身房是否要赔

时间:2024-10-1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060

案情

原告方某是被告安庆市**堡健身会所会员,2012年4月30日健身时左手第四指被健身器材压伤。经诊断为左手第四指末节榨伤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因被告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方某受伤。被告拒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认为其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且体育健身运动本身就存在风险,方某从事健身运动,应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方某不能因健身运动受伤而要求提供器材者承担责任。

分析

一、被告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本案事实清楚

根据原告提供的处警记录及证人证言,可以证实,原告第一次在被告处体验健身服务时,由于被告没有健身教练现场指导,也没有进行风险提示和告知义务,导致原告在健身时左手第四指粉碎性骨折。

2、被告未尽安全保障义务

作为健身会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被告应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这是一种法定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应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的商品和服务,应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被告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表现:

  • 未安排专业的健身教练进行现场指导和协助
  • 未在场所内进行健身风险的提示
  • 未标明正确使用健身器械方法的说明
  • 未进行适当的劝告,当原告自行进行健身时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一款和《最高院人身司法解释》第6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案的被告应承担原告因受伤而产生的相应损失。

二、原告方某应承担次要责任

原告方某作为从事体育健身运动的成年人,应认识到从事体育健身运动受伤的风险。在使用健身器材时,应按照健身器材的使用方式正确使用。原告自身也存在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 食品经营许可制度的规定

    我国实行的食品经营许可制度以及食品经营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企业需依法获得许可并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查验记录、库房管理、销售展示卫生、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培训、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和卫生检查等制度,以保障食品卫生和人民健康。

  •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的流程及法律依据。消费者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包括信函、传真、短信、邮件等多种形式,并说明投诉事项和理由。同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若在网络交易平台受害,可向销售者或平台提供者索赔。若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信息,消费者也

  • 健身房健身受伤,健身房是否要赔
  • 健身教练指导不佳致肌肉拉伤,由谁来赔偿
  • 买商品房要当心哪些陷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