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 > 消费争议的含义是什么

消费争议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4-02-2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142
什么是消费争议?顾名思义,就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者权益而发生的争议,消费争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处处存在,我们自己在消费的时候也会遇见。那么我国法律上是如何界定消费争议的?消费争议的含义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进行了如下的整理,欢迎阅读。

消费争议的定义和特点

一、消费争议的定义

消费争议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者权益而发生的争议。消费者争议涉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这种争议可能是因为消费者认为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或者是因为消费者与经营者对与消费者权益相关的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引发争执。

二、消费争议的特点

消费争议具有以下特点:

1. 消费争议发生在消费领域或消费过程中。消费纠纷必然与消费相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争议的范围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与经营者之间产生的争议,以及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的争议。此外,农民在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过程中与经营者发生的争议也属于消费争议的范畴。

2. 消费争议关乎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赋予消费者一系列权利,如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赋予经营者一系列义务,其中有些义务与消费者的权利相对应,如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提供真实信息、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等。尽管实际生活中的消费纠纷各不相同,有的因产品质量引发,有的因服务价格引发,有的甚至因双方斗气而起,但其核心问题集中在权利和义务上。商品和服务背后隐藏着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3. 消费争议具有民事纠纷的性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实体法律关系一般属于民事性质的法律关系。因为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彼此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与国家行政机关发生纠纷的情况不属于消费争议的范畴。然而,当国家以民事主体身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可能会与消费者发生争议(例如不合理收费引起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机关与经营者地位相当,其与消费者之间的争议具有民事争议的性质,属于消费争议的范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购买假货的处理方式

    消费者购买假货的处理方式,包括消费者的权益和解决方法。消费者有权向经营者或生产者主张退货并要求三倍赔偿。解决争议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商品缺陷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时,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或生产者赔偿。若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

  • 案例:洗浴中心责任纠纷案件

    一起洗浴中心责任纠纷案件。夏*峰在洗浴中心洗浴时突发状况身亡,其父母认为洗浴中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起诉。法院认定洗浴中心应承担次要责任,判决其赔偿相关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同时,夏*峰自身也应承担主要责任。

  •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消协投诉的法律途径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的法律途径。当消费者遭遇侵权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时需提供个人信息、被投诉方信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等详细材料,并注意未经同意不邮寄原始票

  • 风险金的赔偿要求

    我国期货保证金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双倍赔偿规定。期货保证金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其中交易保证金分为初始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而双倍赔偿是在商品或服务存在问题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按购买价的两倍进行赔付。但司法实践中对该规定存在争议,本文将从

  • 投诉法院去哪个部门投诉
  • 微信代购商品买卖假货的投诉途径
  • 中国烟草广告引发争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