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 > 审慎选择有效途径 妥善解决消费争议

审慎选择有效途径 妥善解决消费争议

时间:2020-05-25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201

(一)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连续多年健康、快速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跨越温饱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人们(消费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活跃。消费作为与投资、出口齐头并进的三套马车之一,对于市场的拉动和经济的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消费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满足消费,即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消费疲软则市场疲软,消费活跃则市场活跃、经济发展。

当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分子的时候,围绕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以下简称消费争议)就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尽管,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行业、社会及其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实际上也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消费争议的发生。但因为种种原因,同其他各种社会纠纷和矛盾一样,消费争议是不可能完全杜绝和避免的,而且由于我们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对活跃的交易行为,与尚需大力加强建设的诚实守信交易规则之间的巨大矛盾,不可避免的会经历一个消费争议的高发阶段。那么,一旦发生消费争议,经营者和消费者(当然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消费者)都需要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寻求一个解决消费争议的最佳途径。对于消费者与经营者而言,他们在寻求和选择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和方式的时候,所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公正性,即能够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解决争议;二是快速性,即能够快速、高效、及时地解决消费争议;三是经济性,即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或代价解决消费争议;四是保密性,中国人都有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一旦发生争议,有了纠纷,一般都不愿让外人知晓。特别是对于经营者,由于种种原因,当与消费者发生争议以后,更不希望将这样的争议广而告之,以维护企业自身的公众形象和商业信誉,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选择保密性强的争议解决方式也是消费者和经营者,特别是经营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以后,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解决。一是消费者和经营者自行协商和解;二是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是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如向政府的工商行政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进行申诉和反映;四是消费者根据与经营者事前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五是消费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五种争议解决方式,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当事人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消费争议的不同情况,自主地、审慎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解决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消费争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法律规定

    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法律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必须遵守使用说明以确保安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规定了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国家标准体系,包括八个标准,为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提供依据。同时,国家、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 受理投诉原则

    受理投诉的原则和范围。消协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合理、公正的基础。消费者投诉需提供证据,证明所受损害与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存在因果关系。投诉处理需遵守地域管辖责任分工、认真服务、无偿服务、舆论监督和一定受理范围的原则。投诉

  • 商场购买玉石陷入欺诈情况的处理方式

    消费者在商场购买玉石遭遇欺诈时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投诉时需注意索取凭证、了解法律法规和权利、避免逾期投诉以及合理提出投诉要求。

  • 促销赠品致人损害可不可以向消协投诉

    促销赠品导致人身损害时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的问题,并介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因产品瑕疵导致使用者受伤的处理方法和缺陷产品的定义。当消费者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依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

  •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法律依据
  •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 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