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诉讼 > 机场坐头等舱摆渡车300米距离收费398元,价格欺诈行为怎么认定

机场坐头等舱摆渡车300米距离收费398元,价格欺诈行为怎么认定

时间:2023-10-12 浏览:7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285
青岛天价虾事件以后,市场又出现一款天价产品“天价服务”,机场摆渡车300米竟然收费近400元,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事件经过

乘客遭遇不合理收费事件

最近,一名乘客在网上发帖称,他乘坐飞机从北京到温州时,因为帮助同事拿行李坐了头等舱的摆渡车,需要支付额外费用。这段约300米的距离收费398元,他对此感到不合理。

确认事件真实性

5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到该网帖发布者所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证实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该事件发生在5月4日,温州机场方面也证实了这一情况,并给他们打了四五个电话进行解释。

乘客的不满和疑问

乘客在帖子中描述了他的经历,他和领导一起从北京出差回温州,领导坐的是头等舱,他坐的是经济舱。下飞机后,由于领导行李较多,他帮助领导拿行李一起坐了头等舱的摆渡车。然而,由于他是经济舱的乘客,坐头等舱的摆渡车需要额外收费。当时,他并没有觉得这个收费不合理。然而,当他听到398元这个数字时,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估计停机坪到航站楼的距离只有大约300米,却需要支付398元的费用。他感到非常不满,觉得自己被宰了一样。他想知道这个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是否需要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批。

机场方面的解释

温州机场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称,头等舱乘客的费用是398元一位。当天的乘客要求坐机场的贵宾车,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是普通舱的乘客或者是上错车了,普通舱的乘客需要坐大摆渡车。工作人员明确告知了该乘客上车需要支付398元的费用,该乘客也同意支付该费用,并开具了发票。该负责人解释说,398元是贵宾室的费用,乘坐摆渡车的费用与贵宾室的费用是一致的。一旦乘客上了贵宾车,就表明机场已经接待了这批客人。机场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办理进出港手续,费用都是398元一位。至于这项费用是否经过物价部门审批,该负责人解释称,温州机场不属于公共服务类,而是高端服务场所。旅客可以自愿选择消费,当时已经征得该乘客的同意支付费用,才将其带回机舱。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看来收费并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机场的费用一直都是公开和延续的,对每一位进出港的旅客都是公平对待的,不会因为行程长短而改变费用。该项服务由机场直营,而不是外包给第三方。

法律解读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通常由从事消费品零售业务的贸易公司或通过商场等进行产品零售的生产型企业、贸易公司等经营者实施。了解价格欺诈行为对贸易公司尤为重要。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十三种标价行为或价格手段会被认定为价格欺诈:1. 虚假标价:标价与实际不符,以此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服务。2. 两套价格: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以低价招揽顾客并以高价结算。3. 欺骗性标价: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交易。4. 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标价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5. 虚假折价: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与实际不符。6. 对处理品不标价: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7. 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赠品的品名、数量或者赠品为假劣商品。8.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9.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10. 不履行价格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11. 虚构比较价格: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价格。12. 价质不符: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13. 谎称“政府定价”: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法律责任

经营者如果存在上述价格欺诈行为,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行政责任: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给予警告,并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2. 侵权责任:除了受到价格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外,还可能被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并要求“退一赔一”赔偿。如果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其他经营者甚至可以追究其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价格欺诈行为的行政处罚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包括虚假标价、模糊标价等行为。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消费者在遇到价格欺诈行为时的应对策略和维权途径。本文旨在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案情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