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认证是指第三方依据程序对食品、生产过程及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或合格证。
ISO22000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在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下,基于本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以通过对其有效性的自我声明和来自组织的评定结果,向社会证实其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能力,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终产品,满足顾客对食品安全要求;使组织将其食品安全要求与其经营目的有机地统一。
来自政府和消费者的不断提高的要求、规则,使得食品制造商们的日子越来越不舒服了。他们转向本地的标准化团体要求制定自愿性标准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这种要求的结果,许多国家如丹麦、荷兰、冰岛、澳大利亚等推出了本国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标准。丹麦标准化协会(DS)据此提出应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在2001年,在他们建议下成立了ISO/TC&34食物制品技术委员会,丹麦担任了秘书处工作。为了同一目的,工作组(WG8)同年11月成立。他们为形成ISO/AWI&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必要条件》准备了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他们建议,新标准应该在2004年年底出台。这一标准将会与目前联合国有关组织已经推出的规则相协调,并ISO有关导则相一致。
1、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中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2、虚假广告中的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明星代言的某些食品出现了问题,明星也要一起承担民事责任。
3、出租人的责任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上述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五大亮点,包括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以及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按规定标示。这些修改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不合格产品与存在缺陷的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不合格的产品并不一定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但存在缺陷的产品肯定是不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我国已制定公布了303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了6000余项食品安全指标。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了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制定完善标准提供科学依
目前由于各省市的经济水平不同,国家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需要根据征收区片的综合地价来确定。被征收的土地应当给予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等补偿费用。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