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发布,明确了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要求。根据该办法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拥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不得超范围经营。
该办法明确了“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具体而言,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应当与实体店销售的餐饮食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保持一致。如果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应当通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要求其立即停止对该提供者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根据该办法的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有以下义务:建立食品安全相关制度、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审查登记并公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许可信息、如实记录网络订餐的订单信息、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抽查和监测等。
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有以下义务:公示信息、制定和实施原料控制、严格加工过程控制、定期维护设施设备等。
该办法还对送餐人员和送餐过程提出了要求。具体而言,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保证配送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送餐单位要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于有保鲜、保温、冷藏或冷冻等特殊要求的食品,要采取能保证食品安全的保存和配送措施。
据了解,该办法共有46条规定,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8月5日,《外卖配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北京发布。该《规范》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联合外卖配送平台共同起草,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此外,《规范》还规定了外卖服务机构具备法人资质、固定办公场所的要求,并要求外卖配送服务队伍规模化,配送人员使用的配送车、配送箱、头盔等要符合规定。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集团犯罪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达到相应数额标准的同时,具有多种特定情形的将酌情从重处罚。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五大亮点,包括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以及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按规定标示。这些修改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不合格产品与存在缺陷的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不合格的产品并不一定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但存在缺陷的产品肯定是不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