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时间:2025-07-2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2676
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很多不良商家在制作食品的时候会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或者制作的过程中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工厂制作,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那么,购买食品什么情形下可要求商家赔偿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了对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规定。根据该条款,消费者除了有权要求返还价款外,还可以要求十倍赔偿。

食品安全法保障消费者权益

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为了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食品安全法的严厉惩罚

食品安全法对于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惩罚超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欺诈行为的双倍赔偿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对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严厉惩罚。然而,为了平衡利益,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销售者只有在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才有权要求销售者进行10倍赔偿。

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

在实践中,如何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呢?根据司法实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定:

一、进货查验记录和义务履行

销售者在进货过程中是否建立了进货查验记录,并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是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的重要依据。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销售者在进货时应对食品的运输和仓储环节进行查验,如果发现食品被污染,销售者不得进货,已进货的食品也不得销售。在纠纷发生后,销售者为证明自己并不知晓所销售的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首先需要向法院提供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制作的进货查验记录,证明已经履行了进货的查验义务。

二、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义务

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尽到了注意义务也是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重要依据。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销售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因此,如果销售者能够提供进货查验记录并同时提供证据证明自身在销售环节也尽到了注意义务,就可以推定销售者已经尽到了谨慎义务。反之,如果销售者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就可以推定销售者对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存在“明知”的过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96条关于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返还价款并获得十倍赔偿。为了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需要考虑销售者是否履行了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义务。此规定体现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严厉

  •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原因包括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假劣食品流向农村牧区、监管职能分散等。解决方案包括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加强食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保障

  • 顾客买到过期食品要求赔偿1000元怎么办

    顾客购买过期食品要求赔偿的情况。如果顾客买到过期食品要求赔偿一千元,商家应按照《食品安全法》实行首负责任制进行赔偿。销售过期食品会受到相关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如果过期食品造成人身损害,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

  • 食品安全法吃出异物赔偿标准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中吃出异物时的赔偿标准以及餐饮消费中遇到异物时的维权方式。消费者在遇到食品中有异物时,除要求退还价款外,还可以向商家索要十倍赔偿。法律对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严格的处罚规定。同时,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协商、投诉等方式进行维

  • 食品变质按照什么规则来赔偿
  • 开车撞死人未能支付赔偿的法律解决方案
  • 过期商品赔偿规定是如何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