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4-01-2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744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是将受害人送往医院,然后进行事故责任调查。那么,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事故的监管问题

监管主体分散

在面对食品安全事故时,消费者往往无法投诉,因为监管主体分散,没有一个单位能够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即使存在一些有责任牵连的单位或部门,但他们没有行使有力的监管职责,导致监管信息不足。此外,单位或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使得食品安全管理出现漏洞。

监管手段欠缺

很多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存在一个问题,即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制度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地方执政者生搬硬套,或者没有经过推广的实施,导致经商者对安全食品标准、法律责任等政策模糊不清,与地方行政者的不认同以及监管手段的不切实际。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

事故处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通报与调查

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减轻社会危害。

责任调查

在调查食品安全事故时,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外,还应查明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否失职、渎职。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公民道德意识。只有每个人的综合意识提升了,社会才能更加美好稳定,食品安全也才能得到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县政府食品部门履行职责的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 2005年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要点,包括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打击商业欺诈以净化市场环境。其中,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推进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

  •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需向销售者索取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行为,以及不同情况下索证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哪些机构出具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有效,以及证书内容的要求。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销售者需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并不得销售淘汰、失效、变质产品。因销售者过错导致的产品缺陷需承担赔偿责任。新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可要求支付损失3倍赔偿金的惩罚性赔偿,并明确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转基

  • 新食品安全法修改的五大亮点
  • 不合格产品是否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
  •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