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常见的假冒伪劣商品

常见的假冒伪劣商品

时间:2024-10-08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783
常见的假冒伪劣商品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虚构企业名称的商品、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等,详细的内容请阅读下文。。

商品假冒行为的法律定义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行为被认定为商品假冒行为:

1.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指未经商标注册人授权,在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的标识,以使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与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商品相同或相关。

2. 假冒商品的产地、企业名称或代号的商品

指在商品上虚假标明产地、企业名称或代号,以使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的产地、企业名称或代号与实际情况相同或相关。

3. 虚构企业名称的商品

指在商品上使用虚构的企业名称,以使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与实际存在的企业相关。

4. 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

指销售过期、失效或变质的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5. 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

指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的商品。

6. 商品名称、质地与标称指标不符

指商品的名称与实际质地不相符合,或商品标注的指标与实际不符合国家标准。

7. 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许可证标志的商品

指在商品上冒用他人的优质或认证标志,或未经许可使用许可证标志。

8. 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商品

指在商品中掺杂使假的成分,或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降低商品质量。

9. 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旧充新的商品

指以次等品冒充优质商品,以假冒充真品,或以旧商品冒充新品。

10. 违禁商品

指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

11. 无标准、无检验合格证的商品

指未按规定标注商品的标准,或未取得检验合格证的商品。

12. 未标明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商品

指未在商品上标明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商品。

13. 未按规定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的商品

指未在商品上标明规定的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

14. 未标明处理品字样的商品

指处理过的商品(包括次品、副品等外品),未在商品或其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或“次品”、“副品”、“等外品”)字样。

15. 未标明危险品有关标识或使用说明的商品

指生产、经销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未在商品上标明相应的危险品标识或未提供规定的使用说明。

16. 未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时间的限期使用商品

指限期使用的商品,未在商品上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时间,使消费者无法准确判断商品是否过期。

17. 未按规定标明产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和其他项目的商品

指未在商品上按规定标明产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和其他相关项目的商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食品安全法修改的五大亮点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五大亮点,包括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以及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按规定标示。这些修改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不合格产品是否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

    不合格产品与存在缺陷的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不合格的产品并不一定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但存在缺陷的产品肯定是不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 食品包装可以标注“有治病功效“吗

    一位消费者因购买的食品包装标注了治疗功效而状告商家的事件。法院最终裁定消费者可退货,但驳回其他诉讼请求,因为涉诉食品的外包装说明是对食品使用方法和功能的介绍,不涉及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且没有证据证明该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交通事故处理完后是否需要拘留?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两倍。这一规定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诈性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

  • 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
  • 侵权和假冒伪劣有什么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