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

时间:2024-05-20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789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是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频频遭遇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长期的贸易顺差转变为顺差和逆差起伏不定。研究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政府标准规定、积极应对复杂苛刻的国际贸易壁垒、推动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体系不完善,监测手段落后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刚起步,覆盖率极低,技术设施落后,检测产品数量供不应求,导致绝大多数农产品未能得到有效监督。

二、交叉管理,监管不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综合性工作,但缺乏综合规划和统一部署,各部门以不同的渠道参与监管,却未形成统一牵头协调的主管单位。这导致市场抽检时有重复、管理交叉和管理混乱的问题。

三、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恶化

农民安全意识薄弱,未按规程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和肥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遭到污染。工业文明带来的“三废”和生活垃圾的非理性排放,造成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再生能力下降,使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四、农业标准生产水平低

农产品生产分散、规模较小、随意性大,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监控,难以保障质量安全水平。

五、动植物疫情等问题仍是制约农产品出口的关键因素

动物源性农产品出口受疫情疫病的影响较大。农兽药残留问题也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此外,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也突出。企业诚信意识差和执法不严问题也存在,这导致政府对农产品出口标准执法的规定失灵。

六、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市场上表现不同。安全农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下级管理者与上级管理者、政府与消费者、本地生产者与异地地方政府、出口企业与进口国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劣质产品驱逐良品,导致市场萎缩或消失,还会引发不公平交易和竞争。政府在农产品领域的介入是社会需求和政府逻辑选择的结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安全生产验收产生的费用谁来承担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背景、目的、内容、建设要求和措施以及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等。在安全生产费用支出的验收过程中,需要详细检查各种设备和设施是否完善、改造和维护,以确保安全生产。

  • 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细节。标准必须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针对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考察影响因素,并加强对药品内在质量的控制。同时,文章介绍了药品命名的原则,包括法定的名称、读音清晰易辨、显示药效关系等,以及药品性状的描述方

  •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原因包括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假劣食品流向农村牧区、监管职能分散等。解决方案包括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加强食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保障

  • 企业必须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吗

    不是必须的,企业自愿决定是否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规定不经认证不得销售、进口和使用的产品,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办理。(三)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

  • 跨国公司的生产管理
  • 施工安全协议格式的内容
  • 施工安全规范目录的内容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