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 第一章 产品质量责任的明确和维护

第一章 产品质量责任的明确和维护

时间:2025-04-1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8062
1986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发[1986]42号发布

第一条 产品质量的定义

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产品质量的含义和责任

产品质量是指国家法规、质量标准和合同规定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产品质量责任是指因产品质量不符合上述要求而给用户造成损失后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条 国家标准化部门的职责

国家标准化部门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应不低于国际标准水平。国家标准可以进行分级分等。企业主管部门应规定生产企业达到国家标准最高等级的期限。国家物价部门根据标准等级实行按质论价。

第四条 产品质量责任的承担

产品的生产、储运和经销企业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各部门、各地区,特别是企业主管机关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有关企业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产品质量,并承担质量责任;管理和监督不力的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条 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维护

质量监督机构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维护用户的利益。

第六条 产品质量信息的一致性

产品的合格证、说明书、优质标志、认证标志等必须与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相一致。产品广告中关于产品质量的说明必须符合产品的实际质量。

第七条 生产和经销企业的规定

所有生产和经销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1. 不准出厂和销售不合格的产品;
  2. 不准投料、组装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3. 不准生产和销售国家已明令淘汰的产品;
  4. 不准生产和销售没有产品质量标准或未经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
  5. 不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伪造商标、假冒名牌。所有生产和经销企业都不得用搭配手段推销产品。

第二章 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责任

第八条 产品生产企业的义务

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的法规、质量标准和合同规定。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严密、协调、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明确规定产品的质量责任。企业必须保证质量检验机构能独立行使监督、检验的职权,严禁对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第九条 产品出厂要求

产品出厂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达到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质量要求,并有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签证的产品检验合格证;
  2. 根据不同特点,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成份、含量、重量、用法、生产批号、出厂日期、生产厂家、厂址、产品技术标准编号等文字说明,限时使用的产品应注明失效时间。优质产品必须有标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可以向受害者赔偿后向相关责任方追偿。同时,法律规定了生产者的免责事由。对于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担忧,实际上知假买

  • 第一责任人

    公司中第一责任人的定义及其职责。第一责任人包括部门员工和部门负责人,需记录投诉者的信息并及时上报。公司设立产品质量投诉处理小组,由质管部、生产部、销售片区负责人组成,负责处理投诉事件。处理投诉时需分析原因、沟通并坚持原则,处理方式包括赔礼道歉、赠送产

  •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办法,旨在加强我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经济发展。文中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包括产品要求和标识要求等,同时提出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和奖励的机制,并保障

  • 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产品质量的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无过错责任、《产品质量法》与委托加工产品的区别,以及委托加工产品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可选择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委托加工产品在法律上属于合同法领域,其质量责任主要涉

  •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 从事产品质量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的设立程序及要求
  • 产品责任的法律解释和适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