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产品质量认证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维护认证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认可机构认可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收费行为。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可依据本办法和规定的收费标准向被认证方收取认证费。
产品质量认证收费项目包括:申请费、审核费、产品质量检验费、审定与注册费(含证书费)和年金(含标志使用费)。
产品质量认证获证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的,免交质量体系认证中与产品质量认证相重复的质量审核费。
企业要求对产品质量认证所使用的技术标准进行确认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可收取质量认证技术标准确认费,具体标准可由认证双方协商议定,但最高不超过2000元。
认证机构可在规定收费标准向下浮动20%幅度的范围内,与被认证方协商议定具体收费标准。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为中介服务组织,其收费收入依法纳税。
产品质量认证收费主要用于与认证有关的人员经费,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办公费用,以及上交认可机构的年金等。收费收入不得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每年向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交纳其认证总收入3%的认可年金。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将认证业务中部分项目转由其分支机构承担的,其分支机构应将所承担项目收费收入的3%直接上交国家认可机构。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严格执行本办法,不得在规定的收费以外向被认证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接受境外企业申请,赴境外从事认证业务的,其收费标准由双方参照境外同业收费水平协商制定,并报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备案。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进行查处。
本办法由国家计委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发布的《产品质量认证收费管理试行办法》(价费字[1993]56号)同时废止。
企业通过获得ISO9001认证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性。获得此认证意味着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顾客满意度。认证制度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区分出优质产品和优质供应单位,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国际通
国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被认可的认证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认证工作,审核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合规。地方政府监督部门则负责执法监督,确保认证工作的公正性和合规性。这一体制有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规定及认证机构的职责。根据产品质量法,认证机构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认可,包括认证委员会和行业认证委员会。认证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认证规则和程序、受理认证申请、评审申请人的质量体系、批准认证并颁发证书,以及进行
销售瑕疵产品过了质保期是否赔偿的问题。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经营者已告知产品有瑕疵并且瑕疵不违反强制性规定,则不承担赔偿的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产品质量认证的意义,包括提高商品质量信誉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商品信息、保护消费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