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时间:2023-11-0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946
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这是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下面我们就详细来了解下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产品质量监督法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一节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章 损害赔偿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关于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诉讼时效和请求权

第四十五条

对于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该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第四十六条

对于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给最初消费者满十年后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

当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八条

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有关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关于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四十九条

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行为,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对于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行为,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行为,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二条

对于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行为,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对于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行为,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四条

对于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行为,责令改正。对于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五条

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如果可以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五十六条

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并责令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将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七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行为,将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合其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行为,将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九条

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违法产品和违法行为的处理

第六十条

对于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所列的产品或者以假充真的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应当予以没收。

第六十一条

对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行为,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行为,将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服务业的经营者将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用于经营性服务的行为,将责令停止使用。对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使用的产品属于本法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的行为,将根据违法使用的产品的货值金额,依照本法对销售者的处罚规定处罚。

第六十三条

对于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行为,将处以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关于行政处罚和追究责任

第六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向从事违反本法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或者阻挠、干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超过规定的数量索取样品或者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的行为,将由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七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行为,将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如果有违法收入的,将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于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将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消除影响。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还要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撤销其质量检验资格。

第六十八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九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行为,将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关于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没收物品的处理

第七十条

本法规定的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至第六十三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十一条

对依照本法规定没收的产品,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销毁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处理。

第七十二条

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所规定的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如果没有标价的,将按照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

关于军工产品和核设施的特殊规定

第七十三条

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

对于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关于生效时间

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县政府食品部门履行职责的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 食品安全认证标志

     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无公害农产品 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三. “QS”认证  由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核发标志的食品安全制度,目前在28类食品中实施,必须有该标志才能进入市场。  四. 有

  •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第八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第二十四

  • 印度进口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 鸿远汽车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