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00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的生产、贮运、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监督。

第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行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

县级以上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可能影响本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及时报送省人民政府,并通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向社会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同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采取政策、资金等措施,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鼓励、支持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单位、个人申请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农产品产地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产品产地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调查处理产地环境污染纠纷与事故。

县级以上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并及时将监测、评价结果报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施工组织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

  •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和消费者的赔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销售过期药品的诊所将面临货物没收、罚款、停产停业整顿或撤销许可证等处罚,情节严重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可通过投诉、法律途径等方式寻求赔偿。

  •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相关要素考虑
  •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
  • 浅谈农产品出口怎样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