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00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的生产、贮运、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监督。

第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行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

县级以上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可能影响本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及时报送省人民政府,并通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向社会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同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采取政策、资金等措施,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鼓励、支持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单位、个人申请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农产品产地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产品产地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调查处理产地环境污染纠纷与事故。

县级以上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并及时将监测、评价结果报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概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志、认证机构、运作模式、市场定位及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注重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安全、优质、营养。认证程序包括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环节。

  • 被举报销售商品没有3C如何处罚

    被举报销售没有3C认证商品的处罚规定。根据《产品质量法》和《认证认可条例》,相关部门会对违法销售未经过3C认证的商品进行处罚,包括没收产品、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对于超出业务范围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国家认监委会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者会

  • 主体验收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责任有哪些
  • 建设工程安全等级怎么划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