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消费者可获得双倍赔偿的情况有哪些

消费者可获得双倍赔偿的情况有哪些

时间:2024-04-26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40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欺诈行为之一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消费者双倍赔偿的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获得双倍赔偿:

1. 欺骗性销售诱导

如果消费者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他们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2. 虚假现场演示和说明

如果销售人员对商品进行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3. 商品质量问题

如果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销售明知是失效、变质、受污染商品,消费者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4. 销售禁止商品

如果销售者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5. 欺诈性定价

如果销售者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变相提高商品价格,消费者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6. 欺骗性价格表示

如果销售者采取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7. 恶意修理商品

如果销售者对修理的商品故意损坏或者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零配件,消费者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8. 虚假商品说明和标准

如果销售者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9. 伪造商品信息

如果销售者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消费者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10. 销售不合格商品

如果销售者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不予标明,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11.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如果销售者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12. 伪造质量标志

如果销售者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13. 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果销售者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从事经营活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14. 虚假广告

如果销售者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15. 其他欺诈行为

如果销售者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为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如果欺诈行为是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所为,销售者应先行向消费者赔偿,然后可以依法向实施欺诈行为的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追偿。

过期食品和家庭装修欺诈的赔偿

过期食品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食品店出售过期食品属于违法行为,食品店应退还货款。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食品店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食品店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过期食品并不符合获得双倍赔偿的条件。

家庭装修欺诈

目前,对于家庭装修欺诈,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然而,我们认为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1. 如果家庭装修存在全面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装修公司支付所收取装修款的一倍赔偿。

2. 如果家庭装修存在部分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装修公司支付所欺诈部分价款的一倍赔偿。

导游索要小费的赔偿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23条规定,导游人员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将面临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第8条第6款规定,导游索要小费,旅行社应赔偿导游索要小费的2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认定标准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鞋子过了三包期能否维修

    关于鞋子的三包期问题以及产品维修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三包期内,商家需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损失。虽然三包期已过,商家仍有权对产品进行维修并要求消费者支付维修费用。文章还详细说明

  •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96条关于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返还价款并获得十倍赔偿。为了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需要考虑销售者是否履行了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义务。此规定体现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严厉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 遭遇中秋月饼质量问题消费者如何维权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