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软件是根据春运特定时期,用户买票难问题而研发的一种产品,其属于一款基于浏览器的插件。春运热潮带动下,据说能提高买到车票的概率,吸引了众多网友的下载。然而,相关部门提醒市民要谨慎使用,以免个人信息被盗。2013年1月,抢票软件的不公平性引发了广泛讨论,铁道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采取技术措施来维护购票秩序,并建议相关公司取消抢票插件。现在(2014年12月),由于铁道部更新了春运购票的预购时间,提前至60天内购票,因此互联网上的抢票软件层出不穷,但质量良莠不齐。
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曾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查处代售代办铁路客票非法加价和倒卖铁路客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对火车票销售和代售服务价格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通知,铁路客票销售服务费最高限制为5元。除此之外,在客票预订和销售环节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加收任何费用。地方有关部门也不得批准收取其他费用。
通知明确规定,在代售车票过程中,加价或变相收费都属于价格违法行为。
然而,与这些规定相比较,抢票软件似乎违反了每一条规定:抢票软件没有代理销售火车票的资质;而且,抢票软件收费最高可达数百元,远超过规定的服务费限制。
那么,对于违反了上述规定的抢票软件,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呢?根据《通知》,不具备代办铁路客票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为他人代办铁路客票并非法加价牟利的属于违法行为;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变相加价、从中渔利的属于倒卖铁路客票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倒卖车票、船票,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倒卖车票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高价、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或者倒卖坐席、卧铺签字号及订购车票凭证,票面数额在五千元以上,或者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千元以上的,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倒卖车票情节严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以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问题。该法适用于我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并对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权益提供保护。对于“知假买假”者,法律对其索赔权的认定存在争议,因为一些法院不支持他们获得双倍赔偿的请求,认为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双十一卖家存在虚假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3倍,最低为500元。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将受到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被拆迁人可以申请听证。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