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遇到消费欺诈该怎么办

遇到消费欺诈该怎么办

时间:2024-01-1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563
我们作为消费者是享有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权益具体指的是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者购买有偿产品的时候,以及在之后的规定的期限内所依法享有的权益。那么,遇到消费欺诈该怎么办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消费欺诈的法律责任及赔偿制度

一、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九条和《广告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商业促销广告中存在的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相关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若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进行虚假宣传,将依照广告法规定进行追究。此举为打击以虚假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经营者的加倍赔偿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若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这一制度被称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其目的在于对侵害人进行惩罚,并向受害人提供充分的赔偿。相比于实际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是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三、加倍索赔的适用范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加倍赔偿适用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的情况。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了认定欺诈行为,必须证明一方当事人采用捏造虚假情况、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实施欺骗他人的行为。

四、《合同法》对加倍索赔的规定

《合同法》在“违约责任”中,特别设定了反欺诈条款,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若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欺诈行为,将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已规定了加倍赔偿,但由于操作性和举证困难等问题,实际适用较少。《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受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对于商品房销售中的欺诈行为的加倍索赔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根据《合同法》的原则,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并对此作了限制性规定。而选择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增加了经营者的责任。消费者若选择加倍赔偿,不能同时适用合同违约责任。然而,即便选择加倍赔偿,消费者仍可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赔礼道歉、修理、重作或退货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