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赔偿 >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5-03-21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2791

一、什么是惩罚性赔偿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修正,惩罚性赔偿被定义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应增加赔偿金额,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如果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则按五百元计算。当然,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

1、本条只适用于欺诈行为

惩罚性赔偿条款只适用于经营者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情况。这包括质量欺诈(如以假冒真、以次充好、假冒名牌)、价格欺诈(如谎报原价、谎称最低价)和数额欺诈(如计量器作假、缺斤短两)等。常见的欺诈行为包括伪劣商品冒充名牌商品、假皮货冒充真皮货、残次品伪装为正品以及以假降价招揽顾客等。

一般商品或服务的瑕疵不能要求惩罚性赔偿。

2、买一赔一改为买一赔三

根据修正案,原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欺诈行为的双倍赔偿,而修正案将赔偿倍数增加到三倍。除了赔偿消费者支付的价款外,还要增加赔偿消费者支付款的三倍作为惩罚。

3、增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赔偿500元

例如,如果消费者花三元钱购买一盒烟,但打开后发现是假烟,没有烟味,而是白菜叶子味,无法抽烟,那么卖烟的商家应该赔偿消费者三元购烟款,并额外赔偿消费者500元。

二、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 主观要件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违背道德可被非难。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故意的,或者明显不考虑他人权益,具有严重疏忽行为和重大过失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有助于督促不法行为人在将来慎重行事,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2) 客观方面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求不法行为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了损害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作为的行为指行为人积极地实施某些行为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不作为的行为指行为人消极地放任损害结果的发生。对于那些虽不构成犯罪但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应适用惩罚性赔偿。

(3) 客观要件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求确实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这个损失既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也包括可期待利益的损失,还应包括非物质损害的损失(主要是精神损失)。

(4) 因果关系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求损害结果和不法行为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所发生的损害结果必须是由不法行为人的不法行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超过两年拖欠工资是否能要求双倍工资

    关于公司拖欠工资是否能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如果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无论拖欠时间多久都不能要求双倍工资;若未签劳动合同且拖欠超过两年,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倍工资。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是惩罚性赔偿金,有特定的时效规定。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可先向劳动部门

  • 损害赔偿的基本性质在于补偿

    损害赔偿的基本性质为一种补偿性质的法律责任,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保护受害人权益。损害赔偿原则上不具有惩罚性,强调通过赔偿使受害人恢复受损状态。除法律规定不可赔偿的损害外,其他损害都应得到赔偿。特殊情况下,法律会规定适用惩罚性赔偿金以

  •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的法律维权途径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

  •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房人保护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买房人的法律保护问题。我国法律体系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买受人有一定的保护,但存在局限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试图对惩罚性赔偿做出规定,然而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争议,其适用范围也超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因此,买房人需要了解相关法律

  • 买到翻新的手机是否可主张三倍赔偿?
  • 侵权损害赔偿法条
  • 侵权损害赔偿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