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者权益法动态 > 海外代购需注意的法律事项

海外代购需注意的法律事项

时间:2023-10-08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673

海外代购维权的困难

一、微信海外代购维权的难题

在微信海外代购中,由于买家和代购者通常是通过“好友”关系或朋友介绍建立联系,当发现代购商品存在问题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去维权。

此外,在微信代购中遇到假货等问题后,缺乏有效的购物凭证成为消费者维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消费者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在其他渠道购物时,消费者可以凭购物发票等凭据进行维权,而一些大型购物网站也会对卖家的资质进行约束。即使在网上购物,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要求销售方提供证据证明其所销售的是真货。

然而,在微信购物中,双方很少对各个交易细节进行约定,这导致消费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从而使维权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微信朋友圈中的代购行为是不受消协保护的,消协不受理对微信朋友圈代购的投诉。另外,如果从事海外代购的人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只是兼职经营,很难确认其是否为经营者,买卖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买卖合同的契约关系,属于私下交易。因此,工商部门无法介入,投诉也很难受理。即使出现纠纷,可能会被视为普通民事纠纷,难以适用新《消法》的规定。此外,由于微信尚未实名制,很难查到用户的真实信息,一旦遇上骗子,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二、提醒:被骗后的及时保留证据投诉和报案

如果在微信购物中被骗,应当及时保留与卖家的交易记录和聊天记录的截图,并向微信客服进行投诉。对于举报较多、涉及销售假货、诈骗和商业侵权的个人微信号,经核实后,腾讯公司会对其实施冻结、永久封停等处罚。然而,朋友圈只是一个社交平台,无法对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和把控,一旦产生风险,平台本身不会承担责任。因此,购物时最好选择实体店或正规网购平台。如果非要在朋友圈购物,一定要保持警惕,即便是熟人,也要核对其销售信息。对于陌生卖家,更要提高警惕。

如果代购方的行为确实构成诈骗,并涉及金额超过5000元,当事人应及时向警方报案,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当事人申请、提供证据、合议庭审查核实以及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的两个通知,详细说明了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审查程序和时间限制。

  •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仲裁裁决存在无仲裁条款或协议、裁决事项超范围、违反法定程序、缺乏主要证据支持、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行为违法等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执行。裁定结果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当事人可重新申请仲裁或

  •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流程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流程,包括开庭阶段和法庭调查阶段。开庭阶段主要涉及到审判长核实当事人情况、告知案件来源、公布人员名单、告知被告人权利、询问回避事项等。法庭调查阶段则包括宣读起诉书、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出示证据、申请新证据等步骤。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
  •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规定
  •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