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海外代购中,由于买家和代购者通常是通过“好友”关系或朋友介绍建立联系,当发现代购商品存在问题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去维权。
此外,在微信代购中遇到假货等问题后,缺乏有效的购物凭证成为消费者维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消费者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在其他渠道购物时,消费者可以凭购物发票等凭据进行维权,而一些大型购物网站也会对卖家的资质进行约束。即使在网上购物,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要求销售方提供证据证明其所销售的是真货。
然而,在微信购物中,双方很少对各个交易细节进行约定,这导致消费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从而使维权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微信朋友圈中的代购行为是不受消协保护的,消协不受理对微信朋友圈代购的投诉。另外,如果从事海外代购的人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只是兼职经营,很难确认其是否为经营者,买卖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买卖合同的契约关系,属于私下交易。因此,工商部门无法介入,投诉也很难受理。即使出现纠纷,可能会被视为普通民事纠纷,难以适用新《消法》的规定。此外,由于微信尚未实名制,很难查到用户的真实信息,一旦遇上骗子,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如果在微信购物中被骗,应当及时保留与卖家的交易记录和聊天记录的截图,并向微信客服进行投诉。对于举报较多、涉及销售假货、诈骗和商业侵权的个人微信号,经核实后,腾讯公司会对其实施冻结、永久封停等处罚。然而,朋友圈只是一个社交平台,无法对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和把控,一旦产生风险,平台本身不会承担责任。因此,购物时最好选择实体店或正规网购平台。如果非要在朋友圈购物,一定要保持警惕,即便是熟人,也要核对其销售信息。对于陌生卖家,更要提高警惕。
如果代购方的行为确实构成诈骗,并涉及金额超过5000元,当事人应及时向警方报案,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房屋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前,买方需核实产权清晰、房屋状况及交易程序。同时,买卖双方应明确违约责任,以保障双方权益。在核实产权和房屋状况时,买方应注意查验产权证、身份证、建筑结构、装修、设施设备及小区环境等。在交易过程中,保留交易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等方面。该法旨在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法条对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同时,旅游规划和促进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该办法旨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法规定了抽检工作程序、抽检结果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并自3月15日起施行。
黄河三角洲消费维权联盟的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淄博、东营等6市的消费者协会共同发起,旨在促进“黄三角”消费维权工作与环渤海消费维权工作的对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联盟将共享消费信息和消保资源,方便处理消费纠纷,推动经济联动发展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