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关于经济犯从犯认定的法律解析

关于经济犯从犯认定的法律解析

时间:2024-01-0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519

经济犯从犯的认定

一、行为人是否是犯意提起者

在共同犯罪中,首先需要审查行为人是否是犯意提起者。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

  1. 行为人提出犯意并参加了具体犯罪实施行为,一般不认定为从犯。
  2. 行为人提出犯意,但未参加具体犯罪实施,而是由其他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独立实施,应根据其提出犯意对实施者的影响大小来处理。
  3. 如果实施者原本就有犯罪意图,行为人提出犯意对实施者实施犯罪影响不大,并且之后行为人未参加具体犯罪行为,可以认定为从犯。但是,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或者有组织犯罪中的组织犯除外。

二、各实行犯的具体分工、地位、作用

其次,需要考察各实行犯在案件中的具体分工、地位和作用。具体分工的考察主要涉及行为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关联度。关联度越紧密,认定为从犯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行为人的指挥关系

对各实行犯的考察主要涉及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是指挥还是听命于其他同案犯。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受其他同案犯的指挥,那么认定为同案犯的几率较大。相反,如果行为人指挥他人作案,原则上不认定为从犯。如果之间没有指挥被指挥的关系,则一般按照其在犯罪中的分工及其行为造成的后果来认定主从犯。

四、行为人的地位和活跃度

对各实行犯地位的考察主要涉及行为人的具体行为与犯罪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犯罪过程中的活跃度。行为人在案件中积极活跃的程度也是认定主从犯的因素之一。

五、行为人的参与度和犯罪过程的长短

最后,认定主从犯需要综合考虑各行为人在具体案件中的分工、地位、作用和实际参与度等多方面因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判决问题

    共同犯罪案件中判决的相关问题。在共同犯罪中,应分别讯问被告人并视情况传唤到庭对质,但对部分嫌疑人可能因逮捕时间不同而单独判决。共同犯罪包括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行为,过失犯罪则不视为共同犯罪。对于主犯和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应根据罪行进行处罚,而从犯和

  •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根据财物价值的不同,处罚有所不同。具体法律规定依据最高法、最高检的解释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确定。对于跨地区交通工具上的盗窃案件和盗窃毒品等违禁品的情况,有特别处理规定。盗窃罪的刑事处罚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

  • 从犯量刑能不能高于主犯

    从犯量刑是否能高于主犯的问题,指出在刑法范畴中通常从犯量刑低于主犯,但也有特殊情况下从犯量刑可能高于主犯。文章还介绍了广东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和缓刑的注意事项。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监督管理。

  •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从犯和共犯的判刑问题,指出从犯和共犯的判刑并不一样,法律会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来判定刑罚;刑事立案后是否还需要行政立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刑事立案会导致当事人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如人身自由受限等。摘要:本文从法律角度探讨了从

  •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还有主从犯吗
  • 从犯罪要加怎么量刑
  • 刑事案件从犯减轻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