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涉及管制刑的条文有82条,占刑法分则规定法定刑的326个条文的25、2%,可适用管制刑的罪名共有107个,占刑法分则全部422个罪名的25。35%,其中,危害国家安全罪8个,危害公共安全罪4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9个(其中,走私罪1个,危害税收征管罪5个,侵犯知识产权罪1个,扰乱市场秩序罪2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9个,侵犯财产罪6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56个(其中,扰乱公共秩序罪29个,妨害司法罪4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2个,危害公共卫生罪2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6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7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2个,制造、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5个)危害国防利益罪10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这三类罪不适用管制刑。
应该说,《刑法》中管制适用的罪名是大幅度的增加,1997年修改《刑法》的目的是要增加管制这一限制自由刑的适用的。在刑法规定的五类主刑中,管制是唯一的以限制自由为主的非监禁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立足于社会安定有序与和谐发展,提倡以人为本,强调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时代背景下,管制刑正义、秩序、经济、人道和轻缓的价值逐渐凸现,有必要对其予以完善并加大适用力度。
管制我国独创的一个刑种,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依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受管制者未经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并且还应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1997年刑法修订时就其存废引发了许多争议,但最终保留的意见被立法机关接受的重要原因在于:管制刑符合刑罚中关于目的刑、教育刑的本质,能达到教育犯罪分子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对象、特点、限制自由的具体内容、期限、执行方式等。管制刑是一种开放性刑罚方法,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同时需要群众的监督。管制刑具有期限,并在执行中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禁止令将受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包括: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
失职罪不是罪名,它是刑法分则罪名的一个分类,列在分则第九章,共有33个罪名第九章中有7个罪名用到“失职”二字。 2、渎职犯罪在主观方面既有故意又有过失。主要是指在《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个别罪名规定的可以由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