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口供对犯罪嫌疑人而言,仅仅意味着可能因证据不足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即使没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构成犯罪,仍然可以依法定罪量刑。对犯罪嫌疑人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通过主动认罪获得法院从轻处罚的机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要重视证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而不是轻易相信口供。只有依靠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相反,如果没有被告人的供述,但有确实充分的证据,仍然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
有关证据的确实充分,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侮辱罪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地点。被告人的居住地也可管辖。对于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罪,被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证据不足,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刑事不起诉的种类及适用条件规定。包括补充侦查的案件、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案件、没有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的案件等。对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或情节轻微的案件,检察机关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对于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也进行了规定。在刑事不起诉的案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