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案件应如何处理
时间:2024-08-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并抄各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处理报请州委批捕未准,而移送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案件的答复
一、关于逮捕拘留的规定
根据逮捕拘留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可能判处死刑、徒刑的人犯,应当立即逮捕。而对于只有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或者虽有轻微犯罪但不够判处徒刑的人,则不应当逮捕。此外,根据逮捕拘留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发现不应当逮捕、拘留的人犯时,必须立即释放。对于罪行较轻的人犯,可以取保候审。
二、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不应将有期徒刑缓刑视为一个独立的刑种,适用于不够判处有期徒刑的人。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是以判处有期徒刑为前提的,如果不应判处有期徒刑,则无法宣告缓刑。因此,对于被告尚未构成犯罪,或者只有轻微犯罪但不够判处有期徒刑的案件,如果人民法院将其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属于违法行为。对于过去错误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案件,应予以纠正。
三、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犯罪分子的监督和执行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限内,如果只是一般的表现不好,应加强监督,不随意收监执行。如果再犯新罪,并确有必要逮捕的,应根据逮捕拘留条例的规定执行逮捕。人民法院在判处刑罚时,应撤销缓刑,并根据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应判的刑罚,确定适当的刑罚,并予以执行。
四、人民法院受理普通刑事案件的要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公安部1962年11月30日的试行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普通刑事案件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二是案情轻微,不需要经过侦查,只用传讯调查的方法即可作出判决。这两个要件必须联系起来,不能分割。因此,对于这类案件的被告,即使依法应判处有期徒刑,也不一定需要事先逮捕,可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收监执行。对于适于宣告缓刑的案件更不一定需要事先拘留。法院只有在审理这类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确有逃跑、继续犯罪等严重情况,并确实有必要逮捕时,才决定逮捕,但必须严格执行党内关于捕人批准权限的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释制度的定义和条件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
被判无期徒刑罪犯朋友的探监问题
被判无期徒刑罪犯的朋友探监的相关问题,包括朋友探监的规定、申请探监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根据《监狱法》的规定,朋友需要向当地派出所申请出具证明,并经过监狱的批准和检查才能探监。在探监过程中,朋友的来往信件和带给罪犯的物品都需要经过监狱的检查。
-
犯罪经过哪些期限不再追诉
犯罪经过不同期限后的追诉情况。根据法律规定,不同刑罚的犯罪有不同的追诉期限,从几年到二十年不等。同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追诉不受期限限制。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这些规定,包括在犯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以及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的计算方式等。
-
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期徒刑
-
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为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