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是否应对其采取法定强制措施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是否应对其采取法定强制措施

时间:2024-03-1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9358
长期以来,死缓制度的实施都被视为我国贯彻少杀慎杀政策的重要举措。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死硬分子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再次犯罪,但是对于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人员如何采取措施,法律未作明确规定,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是否应对其采取法定强制措施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是否应对其采取法定强制措施

监狱法规定的行政处罚

根据监狱法第58条的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实施一系列违反监规纪律的行为,如聚众哄闹、辱骂或殴打警察、欺压其他罪犯、偷窃、赌博、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监狱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的处罚。禁闭是一种短期关押的惩罚手段,禁闭室的设施有严格规定,一般面积较小且封闭隔离。禁闭适用于违反监规纪律、破坏监狱管理秩序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罪犯,并且有严格的法定期限。

隔离审查与禁闭的关系

隔离审查是源于党内隔离审查制度,其具体法律依据为司法部制定的《狱内侦查工作细则(试行)》第30条和第31条。隔离审查与禁闭在实质上是同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只是名称不同。然而,现行监狱法和刑事诉讼法与《狱内侦查工作细则(试行)》相抵触,因此,这些规定不应作为适用根据。

监狱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

监狱作为办理狱内犯罪案件的侦查机关,应当严格遵循程序法定原则,并依法适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狱主管部门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细则或与公安机关联合规范羁押相关问题,以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对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考虑

对于在监狱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情况,可以从程序和便利角度进行考虑。从程序角度讲,监狱应依法采取拘留或提请批准逮捕措施,并在法定场所进行羁押。监狱所在地的看守所可以承担相应的羁押工作。从诉讼便利角度讲,监狱可以在其内部设置专门的羁押室,以满足刑事案件侦查工作的需要。

建议

对于监狱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严格遵循程序法定原则,并依法适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狱主管部门应制定具体细则或与公安机关联合规范羁押相关问题,以防止违法情况的发生。对于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情况,可以考虑从程序和便利角度进行处理,包括采取拘留或提请批准逮捕措施,并在监狱内设置专门的羁押室。监狱检察部门应加强对此类案件的法律监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贩子能否被判处死刑

    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律判刑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拐卖妇女、儿童的罪行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包括死刑。只有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判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嫌疑人死刑。

  • 死刑复核程序中是否需要高级人民法院换押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中高级人民法院换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复核死刑案件时并不需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进行换押。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会进行讯问,并且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需要按照规定的材料报送程序进行,包括案卷、证据等。

  •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条款,包括刑罚的种类和程度以及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者可能面临无期徒刑或长期监禁,同时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犯罪行为的客观要件包括推翻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行为,不论是否成功实施,只要存在组织、策划和实施行为就构成犯罪。

  •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减刑。死缓是指在判处死刑后缓期执行,根据犯罪情节和表现可以进行减刑,但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在此列。如果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具备特定

  • 只有明知是犯罪的人才能构成窝藏罪吗?
  •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死刑适用对象限制
  •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