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具体的处罚轻重取决于犯罪的严重程度以及自首的具体情节。
自首成立的基本条件是犯罪人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是全部的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具体来说,自首的认定条件包括: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只如实供述了部分犯罪,那么只有对于如实供述的部分犯罪才能认定为自首。对于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除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外,还需要供述所知的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除了一般的自首情况外,还存在一种特殊自首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情况下。这种特殊自首只适用于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包括未决犯和已决犯。犯罪人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自己的其他罪行,而不能只是补充已为司法机关所知的罪行的细节。
总之,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分子的处罚,但具体的处罚轻重取决于犯罪的严重程度和自首的具体情节。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自首和立功的具体法律解释。首先定义了自首的条件,包括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其中,自动投案涵盖多种情况,如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被规劝投案等。同时,文章还规定了如何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条件,包括犯数罪和共同犯罪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犯罪分子需在犯罪事实未被发觉或已发觉但身份未确定等情况下主动投案,并彻底交代所犯的全部罪行。若犯罪分子能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包括匿名报案和交出赃物等情形,应认定为自首。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