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张某刚投案是否能减轻刑罚
时间:2025-03-14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刑法对自首情节的减轻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逃犯张某刚自愿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被认定为具有自首情节。在人民法院判决时,可以对其减轻处罚。
自首的定义及减轻处罚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较轻,还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不具备自首情节的前提,但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仍然可以从轻处罚。如果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发生,也可以减轻处罚。
自动投案的条件
要构成自首,自动投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主观上是自愿投案,即当事人自己决定投案,而不是被迫投案。同时,客观上需要有投案行为,即实际上去投案。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之为自动投案。如果是被动投案,如被亲友强行带到公安局或者被警察先发现后再投案,这并不能体现当事人的自愿性和真诚悔罪。如果没有实际的投案行为,司法机关无法管辖,即使在家里真诚悔罪,也不能构成自首。2. 投案时间必须在尚未归案之前。包括以下情况:- 犯罪事实尚未被发觉;- 犯罪事实已被发觉,但司法机关尚未发现犯罪嫌疑人;- 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都已被发觉,但在公安机关未对其发布强制措施之前,犯罪嫌疑人先一步投案自首并坦白自己的罪行;- 在公安机关已发布强制措施命令,但尚未抓捕归案时,犯罪嫌疑人在逃亡过程中自动归案。包括被追捕时主动投案、在去投案的路上被抓或在异地尚未被发现罪行时因形迹可疑被教育后主动投案等,都属于自首的表现。3. 投案对象可以是公安机关、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也可以是犯罪人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甚至可以是单位负责人或被害人等个人。只要犯罪嫌疑人向其中任何一个投案,都可以构成自首。4. 投案方式只需要犯罪嫌疑人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即可被认定为自首。5. 投案必须彻底,一旦自动投案,就应当直接接受司法机关的控制和制裁,直至最终审判结束。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完全的自首。否则,无论是主动归案还是被动归案,如果归案后逃跑,都不算自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首后逃跑,然后又回来投案,这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是对犯罪者积极投案的鼓励措施。通过以上规定,我们可以判断逃犯张某刚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的条件。因此,在人民法院判决时,可以对其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刑罚如何确定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刑事责任的确定及量刑标准
刑事责任的确定及量刑标准,重点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故意伤害罪的刑罚确定依据,量刑的综合考虑因素,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的原则,以及减轻处罚的特殊情况。文章旨在说明法院在确定刑事责任和量刑时,将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
-
行贿行为是否等同于无罪?
-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
关于敦促投案通告中自首的时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