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立功 > 立功后从轻处罚的幅度是多少

立功后从轻处罚的幅度是多少

时间:2024-02-0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624
如果自己因为一些刑事犯罪被公安局抓住的这种情况,然后因为态度比较好,而且把其他的犯罪人员全部供出来这种情况的话,就可能构成立功,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功后从轻处罚的幅度是多少

自首情节的减轻处罚

根据201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自首情节可以减少犯罪嫌疑人的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

立功情节的减轻处罚

一般立功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而对于既有重大立功又有犯罪较轻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

自首情节与立功情节的比较

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自首情节的从宽幅度应该适当宽于立功情节的从宽幅度。这是因为自首情节对每个犯罪嫌疑人来说都有机会,而立功并非人人都有机会,同时自首能更好地体现出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因此,自首情节的认定标准和从宽幅度的掌握应该更加宽松。

立功表现的情况

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立功表现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

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后,不仅交代自己的罪行,还揭发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立功表现。

提供重要线索

犯罪嫌疑人提供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重要线索,例如证明犯罪行为的重要事实或有关证人等。除了上述刑法列举的两种立功表现情况外,还有以下情形也应被视为立功:

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

犯罪嫌疑人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在逃的罪犯,这种行为可以节省司法成本,因此应视为立功表现。此行为可以是协助缉捕与犯罪嫌疑人无关的罪犯,也可以是协助缉捕与犯罪嫌疑人同案的罪犯。只要确实协助司法机关捕获罪犯,都应被视为立功表现。

报告监守人员

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如遇其他在押犯自杀、脱逃或其他严重破坏监视行为,及时向看守人员报告。

奋不顾身的行为

犯罪嫌疑人在遇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时,奋不顾身地加以排除等等。在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后,建议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律师会在了解案情后,及时收集犯罪嫌疑人自首和立功的证据,并在审判阶段争取为犯罪嫌疑人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 在法院审判阶段还可以立功吗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

  •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

  • 公安办案是否构成立功行为

    立功表现的定义和法定条件,公安办案不构成立功行为。立功表现包括服刑罪犯的积极行为,如揭发犯罪、制止犯罪活动、生产科研创新等,可作为减刑或行政性奖励的依据。目的是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回归社会。

  • 最高法院、最高检发布关于职务犯罪立功的意见
  • 辨认毒品犯罪上家照片协助抓捕是否认定为立功
  • 劳动仲裁能否免除劳动行政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