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 > 劳动仲裁能否免除劳动行政处罚

劳动仲裁能否免除劳动行政处罚

时间:2025-01-2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942

劳动仲裁是否能够减轻行政处罚

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违法行为人可以通过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来减轻或免除行政处罚。这意味着违法行为人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弥补违法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并表明其已意识到错误并进行改正。如果不从轻或减轻处罚,将阻碍违法者的改过之路。

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违法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是因为受到一定程度的威逼或强制。这些人并不完全愿意实施违法行为,并且在违法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因为被胁迫人实施违法行为并非主动意愿的表达,而是一种被动行为,客观上处于意志相对不自由的状态。此外,胁迫者往往承担更重的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不违反“过罚相适应”原则。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

如果违法行为人通过实际行动补救违法行为,并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包括检举揭发违法行为、主动提供材料和线索以及积极配合行政机关的工作,使查处工作取得明显效果,那么这种立功行为可以减轻处罚。立功的目的在于激励违法行为人检举揭发违法行为,并表明违法行为人对自己的法定义务已有所认识和重视。因此,根据行政处罚政策的考虑,可以将这种表现作为减轻处罚的依据。

其他依法减轻行政处罚情形

由于上述情况无法概括所有应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法律规定了其他特殊情形的减轻处罚情形。然而,执法人员在理解和适用此规定时必须注意其中的“依法”两个字,而不仅仅关注“其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节。

不予处罚的理解和适用

不予处罚是指行政机关考虑到某些法定情形,对违法行为人不适用行政处罚的情况。然而,免予处罚过度适用将导致“执法疲软”,因此必须规定法定条件来限制免予处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免予处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件:违法行为轻微、行为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的事实存在,以及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件缺失,就不能免予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为一年,期间会因为不同情况有所中断或中止。申请劳动仲裁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经过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后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包括答辩、公开进行、当事人到庭义务等。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先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

  •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没有溯及力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不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法作为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其规定的仲裁时效一年与劳动法的仲裁时效六十日不一致,应当适用劳动仲裁法的新规定。但新规定只能适用于5月1日起发生的情况,不能溯及之前。因此,当事人

  • 两种程序效力的优先顺序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

  •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对于申请人缺席,若收到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对于被申请人缺席,可以进行缺席裁决。申请劳动仲裁不需提供证据,但提交材料要求严格,包括登记申诉表、申诉书等。

  • 劳动仲裁程序及时间限制
  •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能否免除劳动行政处罚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