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举报贪污经过审查属实,可以认定为立功行为,并且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立功表现具有重大意义,还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立功的认定主要由检察机关负责,公安机关协助,并由审判机关通过程序性审查最终确认。三个机关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立功认定的过程。
首先,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密切联系,对侦查机关的工作情况了解透彻。同时,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提前介入侦查机关的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在侦查机关初查立功时,检察机关可以纠正不法或违规行为,确保初步认定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为检察机关对立功的实质性认定提供了充分准备。
其次,检察机关依法对全案进行审查。在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时,犯罪嫌疑人会意识到继续顽抗将对自己在审判时不利,因此会尽力与检察机关合作,以减轻自己的罪行。在这种情况下,自首和立功成为犯罪嫌疑人的首选。检察机关会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立功行为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以确保最为公正的认定。如果侦查机关认为存在立功行为,检察机关经过依法全面审查后认为不符合立功条件,将不予认定为立功。如果侦查机关或犯罪嫌疑人对此有异议,可以申请检察机关复议,并由检察机关做出最终的认定。如果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时没有提出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行为,经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行为或有立功的可能性,可以直接认定立功或要求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后再作是否存在立功的认定。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关于立功认定的司法解释和立功条件的细节问题。通过解释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对于立功认定条件和要求的《意见》,深入解释了立功的条件、认定程序和要求,以及立功情节的处理方式。同时,明确了立功认定的限制和重大立功的认定标准,以及不能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
行贿人主动交待行贿行为且犯罪较轻,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免除处罚。另外,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