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的主体是指被归案的犯罪分子,无论其主观恶性轻重、犯罪行为的性质、可能判处的刑罚程度、有无悔罪表现、自首或坦白等情节。
立功必须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归案后,终审判决生效前。犯罪分子被归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询问、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及公民扭送过程中,从犯罪分子被公安机关第一次询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可认定为被归案;二是指犯罪分子自动投案。立功的开始时间应当适当,一般以犯罪分子知道自己的罪行被司法机关确认之时为宜,因为只有在此时犯罪分子才有立功赎罪的愿望。
立功的行为要件指的是犯罪分子实施的立功行为。具体包括刑法第68条及司法解释规定的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行为。
立功的确认要件是指犯罪分子所检举揭发的他人犯罪事实、提供的破案线索、提供的其他犯罪分子的藏匿地点和活动规律等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司法机关根据这些信息查证了他人犯罪事实、侦破了其他案件、抓获了其他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分子所提供的内容不属实或未能查证属实,则不能认定为立功。此外,即使犯罪分子未能成功阻止他人犯罪事实,或者虽做了一些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行为,但表现并不突出,也不足以构成立功。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四个要件,才能构成立功。
根据国家规定,人民警察的加班费按照以下比例计算:平时晚上加班费为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为200%,国定假日为300%。然而,加班费的发放额关键在于工资基数。
职工加班费的基数可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确定,如果没有协商一致,企业应按照劳动者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企业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应首先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没有约定,职工代表可以与用人单位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如果用人单位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则不执行上述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任何约定,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照劳动者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日工资的计算是以基数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20.92天。
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因此,在休息日加班后,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费。换句话说,双休日加班后,是安排补休还是支付加班费,决定权在企业,职工没有选择权。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平时晚上加班和国定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加班工资。国庆节总共休息7天,但根据目前国家的规定,只有10月1日、2日、3日是国定假日,其余4天是将前后的双休日调换而来。因此,1~3日的加班属于国定节假日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按照300%计算),其他4天是双休日加班,由企业决定是安排补休还是支付加班费。
一般情况下,加班需要得到劳动者的同意。然而,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加班是必须的,不需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关于立功认定的司法解释和立功条件的细节问题。通过解释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对于立功认定条件和要求的《意见》,深入解释了立功的条件、认定程序和要求,以及立功情节的处理方式。同时,明确了立功认定的限制和重大立功的认定标准,以及不能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
立功的主体是一切归案的犯罪分子,无论其主观恶性轻重、犯的是何种罪行、可能判处的刑罚轻重,有无悔罪表现、有无自首、坦白等情节。立功必须发生于犯罪分子到案后,终审判决生效前。具体包括刑法第68条及司法解释规定的五种形式的一般立功及重大立功行为。四个要件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