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规定了立功制度,其重要意义在于激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并积极协助司法机关及时查处犯罪,提高办案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刑罚的惩罚和教育改造功能,这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
劝同案犯自首的行为不仅具备了与协助抓捕行为相一致的促使同案犯归案的行为特性,而且省去了司法机关的抓捕环节,确保了该同案犯认罪伏法。相比之下,劝同案犯自首更具有效率性和经济性,更应当被认定为立功表现。因此,可以鼓励犯罪分子积极规劝同案犯自首。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如果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职务侵占案件中自首的减刑规定。根据不同的自首情形,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减刑。若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时主动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若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此外,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
一般该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立功,需要对抓捕同案犯起到了实际的协助作用。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的基本情况,包括同案犯姓名、住址、体貌特征、联络方式等信息,属于被告人应当供述的范围。公安机关根据被告人供述抓获同案犯的,不应认定其有立功表现。
2014年8月3日零时许,刚满16周岁的被告人张某伙同15周岁的陈某来到大庆泰康镇一鞋店实施盗窃,张某望风,陈某钻窗入室窃取现金3000元。15日2时许,同案犯陈某独自到老厨房饭店窃取一保险柜,并打电话给张某。张某在明知保险柜系盗窃所得,仍帮转移,并共同将保险柜砸开
所谓同案犯是指共同参加同一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同案犯之间,有的可能犯相同的罪,有的可能犯不同的罪。同案犯之间的揭发情况比较复杂,不能把检举揭发同案犯的犯罪行为一律认为不构成立功,或者一律认为构成立功,而应根据检举揭发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买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