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线索、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等。
行贿罪的重大立功认定中,如果行贿犯罪分子能够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行贿犯罪分子检举监狱内外的重大犯罪活动,并经查证属实,也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行贿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无论是与其有关还是无关的嫌疑人,只要确实协助司法机关捕获罪犯,都应视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行贿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或为主完成并经国家主管部门确认的发明专利,且不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行贿犯罪分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也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行贿犯罪分子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也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行贿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或为主完成,并经国家主管部门确认的其他重大贡献,也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立功的时间是指立功表现发生的时间。立功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人揭发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其归案以后判决宣告以前。立功的时间是量刑阶段的立功与行刑阶段的立功的主要区别。
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立功表现为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和提供重要线索。除此之外,还包括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及时向看守人员报告在羁押期间遇到的自杀、脱逃或其他严重破坏监视行为、遇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时奋不顾身加以排除等。
立功不仅是一种表现,还必须要有某种实际效果。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立功表现须经查证属实,提供重要线索的立功表现须使犯罪案件得以侦破。其他立功表现也要具有类似的立功效果。
如果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涉嫌行贿罪应予立案。
1. 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 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3. 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 致使国家或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单位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单位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
立功表现的定义和法定条件,公安办案不构成立功行为。立功表现包括服刑罪犯的积极行为,如揭发犯罪、制止犯罪活动、生产科研创新等,可作为减刑或行政性奖励的依据。目的是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回归社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规范了职务犯罪中立功的认定条件和程序,明确了立功认定要求“查证属实”,并排除不合法的立功因素。对于重大立功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具体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