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认定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分子立功行为进行司法解释,并于2010年12月19日发布的《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给出了具体的判定标准。
犯罪分子如果表现出立功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立功行为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在考虑立功情节时,应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因素,确定从宽的幅度。
具体来说:
1. 一般立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所谓一般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并查证属实他人的一般罪行,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并据以侦破的一般案件等。
2. 重大立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甚至依法免除处罚。
所谓重大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并查证属实他人的重大罪行,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并据以侦破的重大案件等。
重大立功的具体情形包括:
1.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重大罪行并查证属实;
2. 犯罪分子提供侦破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并经查证属实;
3. 犯罪分子阻止他人的重大犯罪活动;
4. 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重大罪犯嫌疑人;
5. 犯罪分子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
最后,要认定立功,行为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1. 立功行为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
2. 据以立功的他人罪行材料应指明具体犯罪事实;
3.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重要线索的,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认定为立功。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
行贿行为不等于无罪的观点,详细介绍了根据最新法律解释关于行贿罪的刑罚规定。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将追究刑事责任,不同数额和情节有不同的刑罚标准。同时,对于多次行贿和揭发行为也做了详细规定,涉及立功情况的处罚可以从轻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