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犯的新罪发生在减刑裁定生效之后,新罪对之前的减刑裁定没有影响。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应该将新罪的刑罚与尚未执行完毕或尚需执行的减刑之后的刑罚进行并罚。
如果将再犯之罪的刑罚与减刑之前的刑罚合并处罚,不仅违反了减刑适用的实质性条件,还违反了数罪并罚的规定。
如果再犯的新罪发生在减刑裁定生效之前,即在减刑适用之前的刑罚执行期间,会对减刑裁定的法律效力产生质疑。有学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先按法定程序撤销减刑裁定,然后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将再犯之罪的刑罚与原判决减刑之前的刑罚进行并罚。
减刑之后发现罪犯还有其他未判决的罪行,即漏罪的情况,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应对发现的漏罪与原判决的罪行进行数罪并罚。
问题是对漏罪的刑罚如何进行合并处罚,即与减刑之前的刑罚合并处罚还是与减刑之后确定的刑罚合并处罚。这两种合并处罚方式及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减刑之后发现漏罪的情况下,应先依法定程序撤销减刑裁定,然后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将漏罪的刑罚与原判决减刑之前的刑罚按照先加后减的规则进行并罚。这是因为减刑的实质性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悔改表现和立功表现应是统一的。因此,如果在减刑之后发现减刑之前有漏罪,就表明被减刑的犯罪分子不符合减刑的实质性条件。对于不符合减刑实质性适用条件的减刑裁定应依审判监督程序撤销,使减刑的效力归于无效。因此,漏罪的刑罚只能与减刑之前的刑罚进行合并处罚,以避免轻纵罪犯的结果。
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刑期确定问题。数罪并罚涉及多种情形,包括普通数罪、发现漏罪及再犯新罪等。对于执行刑期,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执行相应刑罚,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的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且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等规定。同时,
刑事案件判刑五年的减刑流程和规定。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减刑建议书,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案件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减刑申请需经过法定程序,包括审查材料、审理和裁定等。减刑裁定需及时送达给相关机关和罪犯本人。人民
无期徒刑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行为,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和对抗自然灾害等。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有限制,如无期徒刑减
未执行财产刑对减刑的影响。根据不同罪名的犯罪分子,未执行财产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对减刑产生影响。例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罪名的罪犯、职务犯罪罪犯以及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未执行财产刑的情况下,必须执行一定时间的刑期方可享受减刑。最高人民法院的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