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 > 减刑规定:全国统一减刑政策

减刑规定:全国统一减刑政策

时间:2024-06-2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65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规定

第一条 减刑、假释的目的和原则

减刑、假释是刺激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应当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来适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第二条 减刑、假释的综合考察因素

在办理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时,应当综合考察以下因素:

  1. 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
  2. 罪犯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3. 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
  4. 罪犯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

第三条 “确有悔改表现”的条件

罪犯被认定具有“确有悔改表现”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认罪悔罪
  2. 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3. 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4. 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对于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如果不积极退赃、协助追缴赃款赃物、赔偿损失,或者在服刑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等不正当手段意图获得减刑、假释,将不被认定为具有“确有悔改表现”。

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享有申诉权利,应当依法保护,对于其正当申诉不能不加分析地认定为不认罪悔罪。

第四条 “立功表现”的情形

可以认定为具有“立功表现”的情形包括:

  1. 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2. 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3.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4. 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5.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6.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较大贡献的

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或者为主完成的技术革新或者其他较大贡献应当经省级主管部门确认。

第五条 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的罪犯减刑的特殊规定

对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的罪犯,在减刑时可以适当放宽减刑幅度,或者缩短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但是放宽的幅度和缩短的时间不得超过本规定中相应幅度、时间的三分之一。

第六条 重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的减刑限制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再次故意犯罪,如果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三年内不予减刑;如果新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四年内不予减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的解读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 无期徒刑的含义和减刑规定

    无期徒刑的定义以及减刑规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严厉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符合减刑条件且执行一定时间后,可以减为有期徒刑。其中,一般无期徒刑罪犯执行至少两年后,根据不同表现可减至不同年限的有期徒刑;而限制减刑的无期徒刑罪犯则需执行至

  • 无期徒刑减刑后服刑的最低限是多少

    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服刑期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刑期为十三年,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减为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为二十五年。无期徒刑与终身监禁不同,前者可以因良好表现而减刑,后者则不会减刑,且罪行更为严重。中国的刑法没有采取不定期刑制

  • 如何正确理解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的定义、特点、适用条件及执行规定。终身监禁适用于贪污、受贿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不得减刑或假释。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措施,如如实供述罪行、真诚悔罪等可以从轻处罚。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将刑期减为无期徒刑并

  • 判有期徒刑是否可减轻至拘役?
  • 无期徒刑犯的减刑条件与限度
  • 入狱后减刑时间的计算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