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的程序包括哪些
时间:2023-11-2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浅谈假释的程序
刑法第82条规定下的假释程序
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假释依照减刑程序进行。
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应当按照减刑程序进行。减刑程序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假释的一种程序,它在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假释是一种减刑方式,它可以使犯罪分子在刑期未满的情况下获得释放。
根据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的特殊情况下的假释案件的处理
根据刑法第81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具有特殊情况的犯罪分子的假释案件,需要按照以下情形进行处理:(1) 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假释裁定后的处理: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假释案件作出裁定后,应立即向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假释,应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如果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假释,应裁定撤销中级人民法院的假释裁定。(2) 高级人民法院做出假释裁定后的处理: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假释案件作出裁定后,应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特殊情况下的假释案件
对于犯罪分子具有特殊情况、不受执行刑期限制的假释案件,需要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报请核准假释案件时,应当提交报告、罪犯具有特殊情况的报告、假释裁定各15份以及全案卷宗。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这类假释案件的核准与否,将作出核准裁定书或撤销原裁定、不准假释的裁定书。
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下的假释程序
根据刑法第6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的假释,需要按照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1. 没有上诉或抗诉的案件的处理:对于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提出抗诉的案件,在上诉或抗诉期满后三日内,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如果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意原判,应逐级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如果上一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原判,应裁定发回重新审判或改变管辖,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理。如果原判是由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中级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理。2. 提出上诉或抗诉的案件的处理:对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应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如果上诉或抗诉没有理由,应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并按照第1项规定的程序逐级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如果上诉或抗诉有理由,应依法改判。改判后仍然判决在法定刑以下处以刑罚的,应按照第1项规定的程序逐级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案件的假释
对于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的假释,需要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在报请核准案件时,应当提交结案报告、判决书各十五份,以及全案诉讼卷宗和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这类案件的核准与否,将作出核准裁定书或撤销原判决、裁定,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以及监狱在执行减刑、假释过程中的流程和细节。监狱在考虑对罪犯进行减刑或假释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程序,包括分监区警察会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刑罚执行部门审查、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等。最终,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减刑假释的建议,并由法院
-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死缓能减为有期徒刑吗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和死缓能否减为有期徒刑的问题。对于未成年、老年和身体有残疾的罪犯,符合一定条件可以适用假释。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后,符合条件的罪犯也可以假释。但假释的罪犯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同时,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方可考虑假释。
-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中国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犯罪分子需执行一部分刑罚后,方可适用假释,且需满足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司法程
-
假释的法律条件
假释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于犯罪分子适用的法律条件。假释的对象需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态度。同时,需要已执行一部分刑罚,并符合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对于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
-
服刑人员减刑规定及相关法律解读
-
减刑假释案件是否可以委托律师
-
假释的适用条件包含哪几方面